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社会方面 > 正文

顽劣儿童教育机构-顽劣儿童如何教育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顽劣儿童教育机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顽劣儿童教育机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父母把顽劣孩子送入第三方机构强制管教有意义吗?
  2. 有些时候道理讲一千遍,还不如一巴掌!有些顽劣学生根本不服教育、油盐不进,这样的学生该不该惩戒?

父母把顽劣孩子送入第三方机构强制管教意义吗?

我觉得意义不大,因为孩子之所以顽劣,父母的管教或者家庭因素是占一部分的,这间接说明了家长在某些方面的管教上没有做到位,在某些问题上没有给孩子良好的指引。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父母把孩子送入第三方机构强制管教是表明自己对于孩子顽劣的品行没有丝毫办法,已经放弃了管教。

顽劣儿童教育机构-顽劣儿童如何教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行为,你试想一下,把一个品行恶劣的孩子送入机构管教,自己支付了金钱,等孩子出来的时候是一个热爱学习、有礼有节的好孩子。这就像把自己亲手雕刻坏了的艺术品,重新送入熔炉,锻造出一个模范孩子。

而关注新闻后续的朋友都知道,从豫章书院里面出来的孩子大部分都没有感谢父母给予自己的这段改造经历,这甚至成为了他们***梦回惊醒的梦魇,对他们的性格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如果我自己有一个顽劣孩子,我会选择重新花时间、精力从我平时管教欠缺的地方下功夫,和孩子一起改正,而不是说付出金钱把孩子送入这样一个“魔鬼地域”,让孩子性格受到摧残,而变成品行端正却有着心灵惨痛伤害的模范孩子。

顽劣儿童教育机构-顽劣儿童如何教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到‘‘第三方机构’’‘‘强制管教’’这几个字,不禁让我联想到杨永信网瘾治疗中心。2016年8月,一篇名为《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的文章迅速红遍朋友圈,阅读量瞬间达到10万多,引发多方热烈讨论。

杨永信是谁?数年前他提倡并传播用‘‘电击疗法’’来治疗网瘾,那些在家长眼里的网瘾问题少年在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后脱胎换骨,变成了懂事乖巧的好孩子,‘‘电击疗法’’一度受到家长的追捧,源源不断的孩子被送去中心进行治疗。

事实是孩子们住在小黑屋里,每天进行***式的思想灌输,稍有反抗就会引来一顿电击,最后都会屈服于疼痛,承认的确是自己的错,再见到自己的父母,自然而然就会对着父母痛哭,好似真的改过自新了。

顽劣儿童教育机构-顽劣儿童如何教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也许在家长看来,把孩子送到第三方机构强制管教实在是无奈之举,无论最终有无成效,这么做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破坏了父母与孩子间最基本的信任和关爱

家是孩子的避风港,当委屈伤心时孩子总想和父母诉说,可父母仅仅因为孩子的叛逆贪玩,感觉孩子屡教不改,于是寻求别的机构来改造孩子,这会让孩子觉得寒心,父母甘愿将自己交给陌生人来管教,也不愿亲自管教自己,而且在管教过程中,父母还要配合机构行事,孩子会彻底死心,要么选择表面服从,做一个虚伪的人,要么继续和父母对着干,结果两败俱伤。

任何父母都有管教孩子的责任,不要把管教责任轻易推给别人,谁也无法为孩子的成长与未来买单,不要让杨永信的悲剧重现,更不要亲手毁了自己的孩子。

没有意义。说白了就是父母在逃避自己的责任,把本该自己做的事情,用钱来推给别人做。其实,自己没有能力做,是可以一些专业的人帮忙的。只可以把孩子送到强制机构的父母,太无知,找错了对象。孩子顽劣,总是父母教育的结果,总有一定的心理原因,父母该做的,是和孩子一起去看心理医生,双方都需要治疗。

谢谢邀请

个人感觉意义不大,也许经过第三方孩子可能会变好,但是不一定是长期有效的方法,也有可能孩子在第三方管教下变好了只是畏惧管教方法,一旦回归正常生活不保证还会顽劣。

谢邀。

最应该尽到管教义务的人,首先是孩子的父母。最了解孩子的,也应该是父母。而一切管教,都是建立在了解基础上的“对症下药”。

把顽劣孩子送到第三方机构,是父母的管教无能和责任逃避。

第三方机构是干什么的?看准了市场需求,以赢利为目的。顽劣自有顽劣的原因,原因里少不了家庭教育。因家庭教育而起的问题,期待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第三方机构去解决,这在逻辑上是混乱的。

一般而言,送孩子到这类机构的家长,大多因父母文化水平或者认识的问题,把教育问题简单化,急切希望第三方机构像宣传的一样,把孩子的大脑回炉再造,药到病除。比如,送进来一个网瘾孩子,出来一个爱学习的上进孩子。

顽劣的表现只是一个积攒了多年的教育问题的表现而已,父母需要做的是了解、学习教育,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春风化雨。而不是第三方机构的以暴制暴。

有些时候道理讲一千遍,还不如一巴掌!有些顽劣学生根本不服教育、油盐不进,这样的学生该不该惩戒?

近日,《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用专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与违法处理作出详细规范,在全国率先通过立法明确赋予教师教育惩戒权。(5月12日《法制日报》)

广东已经立法明确“教育惩戒权”,赋予老师足够的权益与保护,那么我们到底该不该惩戒呢?

首先惩戒,意为惩治过错,警戒将来,旨在制止和预防行政人员管理相对人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而教师行业,教书育人为职责所在,不但要传道授业,还要教他们做人,这样他们走出校园走入社会才会成为一个从知识到品行都合格的人。所以惩戒不但是我们的权利,更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学生会脱离稚嫩开始进入顽劣阶段大多从中学开始,而中学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反叛意识强,越是束缚越要挣脱,越是管教越是不服,同时心理也是最敏感需要保护的时期,暴力惩罚这种强烈的打击,要么会引起强烈的反抗,让事情向更严重的方面发展,要么会给孩子带来心理方面的阴影,对日后的人生观产生影响,无论哪一个结果,从教师的角度,都不会是最初想要的结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顽劣儿童教育机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顽劣儿童教育机构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