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行为主义理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行为主义理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疗的主旨在于解决人们的内心冲突,从而最终重构一个人的基本人格,精神分析疗法并不限于问题的解决和决定学习新行为的过程,在治疗过程中,个体将更加深入地探究自己过去,其自我理解水平也将从中得到提升
2、合理情绪疗法
理性疗法(REBT)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整体模型是“ABCDE”,是在埃利斯的“ABC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这就称为ABC理论。
3、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目标在于消除来访者对生活的自我挫败观点,并帮助他们获得对生活的更加宽容、理智的态度。来访者将了解到一下内容:自己如何将自我挫败的想法结合进生活,又是怎样将这种错误的思维保持下来,他们因该怎样来摧毁这些破坏性思维,如何帮助自己学会哪些能改变行为和情感方式的新的思维
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
1.生理的需要——包括温饱和性在内的要求,前者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后者则影响人类的延续,所以都是基本生存需要。
2.安全感的需要——安全感来自于人类自我保存的本能,此外,还延伸到支撑个体发展的一系列关系,包括家庭、朋友、同事等。
3.社交的需要---与他人互动的需求
4.尊重的需要—无论在何种领域,人都需要获得尊重,让自己有“被需要、被重视”的感觉。
5.自我实现需要一种人们以他们独特的方式意识到他们最高潜能并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状态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有: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这些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还是挺大的。
举例来说吧,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现实的生活中,老师要学生好好学习,就给予学生表扬,就会增加学生学习的行为,属于正强化。
这是家长对孩子进行负强化的结果。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经常用到的。如
学生A学习好,得到了一个奖品拉杆箱,就会继续好好学习;A的同学看到A得到了拉杆箱,也准备好好学习。
这些都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我认为行为主义理论特别是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
有许多理论已经被生活化了,我们日用而不知。
目的行为主义(purposive beh***iori***)亦称“认知行为主义”。是指美国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反对华生的***一反应公式和分子性行为研究,吸收完形心理学思想,主张研究动物和人的整体性行为。
1、认为整体性行为具有趋向或避开某种目标的目的性和达到目的的认知性。在***和反应之间加入需求、认知两种中介变量(后改为需要系统、信念价值动机和行为空间三种变量),强调中介变量对行为的决定作用。通过动物实验,提出符号学习理论(或称“符号一完形一期待理论”)。
2、由于只描述客观行为,不涉及主观意义,故不同于麦独孤主观主义的目的心理学。该理论以整体性行为和中介变量承认目的、动机、欲求、内驱力的作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华生古典行为主义的缺陷,成为认知心理学的先驱。但因深受操作主义的影响,最终未摆脱客观主义与机械主义的局限。
3、现在学习这种理论还是有用的,针对管理者非常有帮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行为主义理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行为主义理论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13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