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理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幼儿园科学教育理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幼儿教育,我有几点思考:
一是从幼儿教师资格角度讲。
除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和综合素质测试,还有面试,面试内容涉及表演、故事、钢琴、儿歌、绘画、组织游戏等内容。
二是宝爸宝妈想了解专业的儿童课程,可以买一套《蒙特梭利教育》,比较系统。
那套书涉及语言、数学、艺术、思维、常识、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从0~6岁都可以参考,关键是挖掘其中的思想理念,变换活动内容。
三是从日常生活角度讲。
宝爸宝妈们可以带孩子讲故事、唱儿歌、玩游戏、户外运动、画画等,当然还包括生活习惯、生活能力、生活意识等方面的培养。
最重要的是当父母的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一味地迁就孩子。
现在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一直都是比较操心,如何才能跑赢起跑线?似乎成了每位家长都在考量的事情,而幼儿园可以说是起步的第一个阶段。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已经提前给孩子报了早教班,兴趣班,可是这样过早的教育真的好吗?教育部最新《通知》里似乎给这个现象一个答案,要求幼儿园本身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促进幼儿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践操作进行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究。
说白了就是让孩子在游戏中玩耍,探索中学习,这才是幼儿(学前教育)的核心。不是“去小学化”就不用在学前阶段让幼儿去探索学习了。所以幼儿园开设的课程一定要满足园所这一特点,只要能符合这一特点的课程都可以在幼儿园开展。
目前幼儿园开展的课程有主要涵盖五个领域,语言、艺术、健康、社会、科学。大部分以它们为基础,再配合幼儿园特点开展延伸课程,比如舞蹈、烘焙、陶艺等。
其实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家长的心态更为重要,这个时候的在意的不应该是孩子该学到什么,因为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但是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在有限时间段的,家长应从问到孩子学会什么,转变成为感受孩子创造什么,来得更有意义。
我作为一名家乡去参加孩子幼儿园的公开课。结合自身体验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幼儿园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来制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五大块来安排授课内容。
7:30—8:00孩子进校前晨检,包括量体温,看喉咙[_a***_]发炎;老师接待孩子到到指定地点,准备做操!
8:00—8:30:不下雨的话,全校一起做早操。
8:30—9:00:回到教室,孩子统一洗手,要上厕所上厕所,班级教室内吃早餐,自己吃为主,后面生活老师看情况协助。
9:00—10:00 室内教学活动,室内区域活动—各个玩具区.
10:00—11:00 户外活动,滑滑梯等
11:00—11:30音乐课
11:30—12:00吃饭
中间每隔两个小时让上厕所,饭前都洗手!
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教的内容不太一样,而且每个地方的幼儿园教的内容也是有区别的。有的幼儿园3年下来不教孩子课本上的东西,而是在玩耍中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而有的幼儿园会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有针对的学一些课本上的知识。
我家孩子上了4年的幼儿园,是一家私立幼儿园,在知识的学习上也有但是内容不是很多,各种文体兴趣课比较多。
第一年小小班,每天的课程有美劳课,就是画画、涂色、粘粘贴贴的一些内容,主要是为了锻炼孩子小手的肌肉群和精细动作;唱歌,英语外教,感统活动,其它时间就是户外自由活动和室内游戏。
第二年小班,在上面的基础上增加了每周2次舞蹈形体课和每天15分钟数学(主要是数数和5以内加减法)。
第三年中班,在小班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周一次围棋、一次轮滑、两次逻辑思维课。
第四年大班,在中班基础上增加了一周一次自然科学,每天15分钟钢琴启蒙,为了幼小衔更顺利还增加了一周两次拼音课和一次书写课,一次礼仪。
什么是科学,弄不清是没法讨论的,科学实验是科学吗?如果是的话,实验的成功率有规定吗。成功了算是科学。那一样是一次成功的呢,失败的科学实验不可能排除在科学实验之外,你能说这种科学实验方法不科学吗?有点绕吧。按老祖宗的方法阴阳都存在,日夜都正确。如没有日夜的正确存在,恐怕科学这个名词永远就出不来了。没人呀。正确的结果科学,找出失败的原因同样是科学,只认识了正确,没认识到错误同样不科学。
伪科学,顾名思义就是虚***的、虚伪的、不真实的、或者是人为捏造的经不起检验的“知识”。
在以前的科普书籍中,介绍波菜的含铁量是所有蔬菜中最高的,缺铁的人可以多吃,以补充人体必须的铁。后来被证实是错误的,是当时科技人员在计算铁的含量时,小数点点错。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
要辩别伪科学,需要很长的时间,和掌握很丰富的知识。通过重复实验,提高准确的实验数据。这个不是我等可以解释清楚的。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
如果一再按照标准的,一本正经的,用术语堆积的解答,大家看了也不会感兴趣,***脆就是口语做解答吧。首先说一说,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分。科学之所以不是伪科学,有一点非常重要,这一点是科学的功能,而伪科学是做不到的,就这是——科学有用。
“有用”二字是科学功能的核心之一,也是最关键的核心。任何一个科学理论,科学发明,尽管它们千变万化,无论它们是简单,还是高深,它们归根到底,都是可以在生产实践里面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的,是可以真正有效的,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比如,我说我发明了一种新的发动机,可以让汽车跑到500千米每小时,我就可以把发动机安装起来,让汽车在实验场地上真正的跑一跑,让大伙儿看看是不是真的,让大家鉴定一下我有没有吹牛。而伪科学就不同了,它之所以被认为是伪科学,就是因为它们确实是无用的。比如,民科崔小元发明了一种汽车动力驱动装置,他是怎么样构想的呢?原来,崔小元构想在汽车的前面按照一根长杆,长杆的末端吊着一块磁铁。崔小元他幻想,这块磁铁可以吸引汽车向前驱动,这样不就是不耗费汽油的永动机了吗?那么,这个发明是伪科学吗?好吧,请你崔小元制造一个样本出来,拿到实验场地上面来,现场给大家表演一下,看看你的永动机汽车能不能跑起来。结果,崔小元表演失败了,但是他还是鸭子煮了就剩嘴硬,就是不承认他失败了,说是磁铁的质量有问题。好,再换一块磁铁试试,还是失败。再换,又失败。最后,崔小元耍起了无赖,硬说制造磁铁的厂家有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鄙夷他,认为崔小元是一个大骗子,无赖。不能用,就是伪科学的特征。
那么,科学是如何定义的呢?头条解答区有很多人解释了很多,都解答的不错。我要强调一点,科学就是告诉你如何获得知识,而且要保证你获得的这个知识是最可靠的知识。既然想要让你获得最可靠的知识,就要建立一整套最可靠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你不被其他想象干扰,欺骗,最后使你获得的知识是最可靠的。如何鉴定这个知识是最可靠的呢?那就是证据。用一句话概括,一切没有证据的想象力都是耍流氓。
谢邀!
什么是真,什么是伪?对于科学而言,真的能分那么清楚吗?我觉得也不尽然。我举个小例子,咱们说道说道。
大家还记得布鲁诺吗?还记得哥白尼吗?想当年日心说横空出世,给了当时以教会为代表的地心说当头一击,为此,布鲁诺不惜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然而,我们现在回头看,日心说正确吗?
很显然,现在我们知道日心说也不正确,现在的普遍认知是,宇宙是没有中心的!
但是,你能说因为它不正确就判定它是伪科学吗?我不认同,毕竟,它推动了科学向前跨了一大步!它不科学吗?那什么又是科学呢?谁又能保证今天我们认定的科学以后不会被推翻呢?
所以,什么是真?什么是伪?它只取决于我们当下的认知。可是,我们的认知是有局限性的。
这就很好地理解了为什么有七八成的宇宙科学家最后都倒向了神学,因为他茫然,他看不到头哇,他们认知上的局限性令他们只能将这一切归功于上帝,因为他们不知道终点到底在哪里?尽头到底是什么?
以上所述有点和稀泥的味道,因为我也分不清,一定要划一道杠子,我是做不到的。有大神能点拨一二的,欢迎在留言区探讨。谢谢!
科学和伪科学的区别很简单,客观性、可实证、可***、可预测能做到的就是科学否则就是伪科学,喊的越厉害伪的越厉害。比如牛顿运动定律,不管是理论力学还是天体物理都能证实;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还是南非都适用;弹道导弹,只要发射位置等要素确定,就可以预测出他的轨迹。这就是科学。比如中医,所谓的五脏不能和人体吻合,经络穴位得不到实证,阴阳五行更是没有证据描述,这就是伪科学。
科学是自然规律的理论,伪科学大多是借用科学名词名义进行行骗,肯定经不起推敲且没有数据支撑,也不可能有数据支撑。
伪科学还有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本不是科学,却楞说是科学。故此被冠以伪科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幼儿园科学教育理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理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14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