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13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13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当孩子十三四岁时或十五六岁时,总是和父母对着干,这种情况普遍能持续两三年,只不过有的孩子表现的明显,有的孩子表现不明显。心理学家把青少年的这段时期称为“仇亲期”。有些家长不懂什么是“仇亲期”,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不能够正确对待,结果酿出了严重的祸患。“仇亲期”覆盖着儿童像成人过渡的这个阶段里,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明朗化,处处体现“自我”的存在,极力想通过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来突出“我”。为了突出“我”他们极力的打扮得与众不同,喜欢做一些引人注目的事情,说一些令人吃惊的话。这都是他们想要的效果。这些都是体现他们世界观不够成熟,把对父母、老师、和整个社会的对抗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段时期是充满风险的人生大河,父母怎样帮助孩子趟过这条大河呢!
1)、当孩子向你谈起他感兴趣的事情时,要集中精力去听,不要似听非听,或一边做事一边听。
2)、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孩子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避免啰嗦的说教,引起孩子的反感。
3)、要用尊重的口气而不是教训的口气与孩子讲话,你尊重孩子能换来孩子的尊重,这样你就会成为孩子的好朋友,沟通就会很方便了。
4)、要正视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增长,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所处年龄阶段里的生理、心理特点,同时明确指出他们自身尚存的幼稚性、依赖性和认识上的而片面性。
5)、家里的大事小情都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们的意见合理或与大人的意见一致,就应该按他们的意见作出决定,这样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从而体现了融洽的亲子关系。由此自然而然的就趟出了“仇亲期”这条大河。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走向青春的转折点。
孩子的心理及身体的变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不愿和家长交流,自己的事不愿意让父母知道,孩子有了一定的主观判断能力,但在是非面前还缺少历练,总爱和父母顶嘴,不听话,……等叛逆状态。
所以父母要多和孩子交流,谈心,帮助孩子顺利的度过这个成长过程中的瓶颈。进去入青春期。
一是骄傲自负,对自己的评价过高,贬低周围的人,常常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别人的建议听不进去,对父母和同学态度苛刻,看谁都不顺眼;
二是猜疑和精神过敏、眼里容不下别人的错误,无缘无故认为别的同学对自己有敌意,时常带着有色眼镜观察别人。
13岁小孩正处于叛逆期,他们的性格特点是正处于想反抗一切却又不是很分的清对错的时候。
这时候的孩子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是个大人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了,也不在盲目的相信大人或者老师的话了。但是又不是太懂事,正处于倒懂不懂的时候,这种时候大人应该特别注意一下孩子的情况。
答:13岁小孩性格特点是叛逆期的特点不进则退。在这个时期的小孩特别需要家长与老师的引导得当。在叛逆时期生长发育有着不同的变化而变化。对他们的需求与该怎么做对于教育者必须认真对待过度期做好会迅猛前进。否则到退或原状。
1、《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
2、《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3、《自知心理学》
4、《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5、《积极情绪的力量》
6、《被讨厌的勇气》
7、《自控力》
8、《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13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13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15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