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儿童心理学gap-儿童心理学感知觉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gap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gap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67岁生娃很稀奇,超高龄父母该如何避免孩子教育中的代沟和孩子在学校自卑的问题?

67岁生娃很稀奇,超高龄父母如何避免孩子教育中的代沟和孩子在学校自卑的问题?

敬佩您,田奶奶!

2019年10月25日,山东省枣庄市,67岁的田奶奶,平安生下一个女婴,名字叫天赐!意思是上天赐给的礼物

儿童心理学gap-儿童心理学感知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说田奶奶是全国最高龄的产妇,这一点我没有权威资料,不敢枉下结论。

关于田奶奶67岁生子一事,我有几点看法。

我看到不少的网友冷嘲热讽,指责田奶奶的做法。有的网友说田奶奶固执,不听子女劝告,执意要把孩子生下来。我倒认为,田奶奶不是固执,而是她对生命尊重。我们知道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一个小小的生命就要诞生了,怎么能轻易就将她扼杀呢?我很理解田奶奶执意要生下孩子的做法 ,尽管自己还要冒很多风险。为了一个生命的诞生,田奶奶可以不顾一切,包括自己的安危。我倒是很敬佩田奶奶!

儿童心理学gap-儿童心理学感知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还有网友说田奶奶自私、不负责任等,我认为都不值一驳。在田奶奶身上找不到自私、不负责任的事实。

也许你们的妈妈不该再生,也许你们不愿意妈妈再生一个比自己孩子还小的妹妹,也许你们是怕邻居说三道四,也许你们还有很多理由不同意妈妈再生。可现实情况是,你们的妹妹已经呱呱落地,她就是你们的亲妹妹,这个事实已经无法改变。如其和妈妈对抗、对立,还不如顺了妈妈,和妈妈一起,齐心协力,把自己的妈妈照顾好,把自己的妹妹抚养好。有句话叫家和万事兴。我想你们全家只要和睦团结,抚养小妹妹这一点困难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田奶奶,您67岁,生下一宝贝女儿,您不愧为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伟大的妈妈!我们敬佩您!我们知道您是在许多非议中、巨大压力下,才艰难地生下了这个宝贝女儿。希望您能顶住各种压力,快乐生活,多多保重。

儿童心理学gap-儿童心理学感知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问题大家担心多余的了,如果翁凡和杨教授现在生一个孩子,大家又会怎么看呢?站在女方这个角度,她因为还年轻,她应该拥有生育孩子的权利,有做母亲的权利,但是站在杨教授这一边,因为他年龄已经90多岁了,如果这个时候要一个孩子,对身体所来说不现实的,也许他们真的会有一方想要一个孩子的想法。

生命就是一个奇迹,每个人都应该尊重生命和爱惜生命,当一个小生命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应该尊重存在的权利,让他来到这个世界走一走,其实这是老天爷赋予他们的一份幸福,他们值得拥有,也必须拥有,用自己的余生把这个小生命带大让她在这个世界活得很精彩,这是做父母的光荣责任和义务。

对于教育问题,其实我们没必要过于担心,我倒是经常听到我们老师家长会后说,唉,看看这些年轻的家长,我们都已经老了。也许某一天某一个老师开家长会之后会说,唉,我虽然50多岁了,但我的年龄还显得很年轻,因为有个家长都90多岁了。

我相信这对老人家的子女也会参与这个妹妹的管理和教育问题,虽然开始他们不理解,但是当小生命来到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都会觉得是一种幸福,是一个小灵性的生命,我也相信带给他们更多的是快乐和幸福,不是负担。

只是我对于我们同行倒是有一种建议,如果你以后有幸教到这个孩子的时候,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建议就不要叫他的父母来开家长会了,直接让他的哥哥姐姐来开家长会,不要折腾他的父母,年龄大了。

山东枣庄的这位老人67岁生孩子,的确让人很震惊,但由于这是她自己的权利,别人也不好多说什么。但除了高龄所带来的风险之外,还有未来的抚养能力与责任承担,更重要的就是生下来的孩子未来的教育能否像正常孩子一样?

现在的孩子本来就难管,教育更是让人头疼,主要问题也都是集中在两代人观念的认同上,这种generation gap(代沟)是客观存在的,谁也无法回避,即便是当下最年轻最时尚的父母也无法跟上孩子的潮流与节奏。

而山东这位67岁的老人,生下孩子到能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也几乎到了70岁,一个70岁的老人和1个3岁的孩子,如何能形成观念上的认同与一致,这种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将伴随孩子的整个成长历程,想想都是一件挺艰难的事情,孩子每经历一个成长叛逆期,都会有一波矛盾的高峰期到来。

另外还有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别人的父母都很年轻,而自己的父母却已经超越了同龄人爷爷奶奶的年龄,每次接送和开家长会,孩子的内心或许是崩溃的。虽然我们一直倡导儿不嫌母丑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孩子内心的深处是有自卑感的。

1、父母要多学习

70岁和3岁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人的知识观念通过学习是可以适度改变的,这就是我们很多父母都在学习育儿经验的原因,通过学习来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认识儿童的成长规律,跟随时代发展的节奏,从理念到沟通的话题都能够尽量和孩子保持同步。另外,通过知识的学习,让孩子能够认同自己,崇拜自己,提升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2、改变消费观念

我们必须要承认老年人对于消费是持节约的态度的,甚至是有点抠门。但如果对待自己的幼儿还是应该大方一点,不能太过于节俭,我们这里倡导的大方不是说无原则溺爱,而是给予孩子正常的消费。明明孩子最偏爱的是一块巧克力,你非要用一碗糖水来代替,说糖水和巧克力一样甜。很显然这就和孩子不在一个思考的水平线上了,这种做法如果继续延续到上学年龄,就会导致孩子严重自卑。

3、增加孩子和同龄人相处的时间

平时我们年轻家庭都不愿意将孩子和老人待得太久,目的就是担心老人的溺爱和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影响到孩子。所以对于高龄父母也应该刻意的增加孩子和同龄人相处的时间,比如经常带他们去小区游乐场或者公园,让孩子尽量和其他的小孩在一起,从其他小孩那里可以接触到很多新奇的观点和知识,是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

山东省的一位67岁的田女士通过剖腹产生下一女婴,估计破吉尼斯记录有点困难,因为世界上年龄最大的产妇来自印度一名老太太,这位老太太在74岁的时候生下一对龙凤胎。不过,67岁的产妇生娃在世界范围内不一定是奇闻,但在国内还是相当有影响力的。

67岁生娃确实很稀奇,超高龄父母怎样避免孩子教育中的代沟,以及孩子在学校中产生自卑的心理?我觉得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超高龄家长自己要保持身心健康。

“这位奶奶,您的孙子这一单元的成绩考得不错,有时间的话您要多鼓励她!”记得一次家长会上,我对一名来参加家长会的老太太这么说。这个时候,这位老太太的“孙女”立马站起来反驳我,说那位老太太是她的妈妈,刹那间我一下子懵了,而这个时候的老太太也别过脸去,一脸的不好意思……后来,据了解,这位老太太在五十多岁的时候生下她的女儿,当她女儿读四年级的时候,也是这位老太太白发苍苍的时候。像类似的这种情况,超高龄家长一定要有足够强的抗压能力,尽量积极乐观一些,把乐观的情绪传给年幼的孩子,那么孩子也会变得乐观一些,自然不会在同学面前产生自卑的心理。

其次,超高龄家长在学习[_a***_]知识方面要做到与时俱进。

超高龄家长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年纪大就可以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选择性失明”,既然选择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尽量让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不要有太大的区别。据我了解,我所教过的一些超高龄家长的孩子,他们一般都比较聪明。就拿前三届的一名女生来说,那位女生在参加一次县区统考中的成绩就位居我们班的第一名。超高龄家长要做的,就是要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方面多加一把劲,让孩子尽可能享受比较优质的家庭教育环境

第三,超高龄家长不要溺爱孩子,要让孩子逐渐学会生存能力。

很多超高龄家长对孩子非常宠溺,这是不应该的。因为不管是年轻家长还是超高龄家长,一旦对孩子太过溺爱的话,那么就很容易把孩子培养成生存能力比较差的“巨婴”。所以,在平时生活中,超高龄家长要尽量对孩子严格要求,让孩子以比较快的速度适应这个世界,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拥有比较强悍的独立生存能力,毕竟超高龄家长到底能陪孩子多久,是很难推测出来的。

据说山东省那位67岁产妇的儿女都坚决反对父母的决定,甚至以断绝关系相要挟,但孩子生都生了,又不能塞回去……所以未来的路还需要超高龄家长自己好好把握家庭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平时多陪陪孩子,用科学方式培养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慈爱和威严,这样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会少一些中梗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gap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gap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