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儿童心理学家介绍-儿童心理学家介绍自己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介绍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家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儿童心理一书是谁的著作?
  2. 儿童深度知觉是谁提出的?
  3. 儿童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学前儿童对自我统一性的意识发生在几岁?
  4. 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学家 对待儿童的看法?

儿童心理一书是谁的著作?

《儿童心理》-陈鹤琴教育思想读本。

《儿童心理-陈鹤琴教育思想读本》是2012年4月南京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鹤琴。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儿童心理之研究,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及儿童教育方法

儿童心理学家介绍-儿童心理学家介绍自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介绍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早年就读于清华学堂,毕业后赴美国留学,接受西方新教育思想濡染。回国后在“南高师”、东南大学任心理学教授。20世纪20年代初,基于对自己长子连续808天的跟踪、观察和系统研究,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等著作。

儿童深度知觉是谁提出的?

深度知觉(depth perception),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这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深度知觉又是人通过视觉器官对三维空间的远近距离的感知。双眼视差作为深度知觉线索的作用可通过实体镜加以证实。

儿童心理学家介绍-儿童心理学家介绍自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儿童深度知觉是心理学家吉布森和沃克提出的。沃克和吉布森通过设计著名“视崖”实验了解婴幼儿深度知觉的发展状况。视崖实验说明,刚会爬的婴儿已经具备相当好的深度知觉。

儿童深度知觉是吉布森提出的。

吉布森的著名视崖实验证明了儿童的深度知觉:用棋盘式的图案铺在左右两边有高度落差的台子上,上方覆盖玻璃板。将2、3个月大的婴儿放在"视觉悬崖"一边,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这说明他们体验深度而好奇;当把6个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在另一边招呼婴儿时,婴儿对深度一边有恐惧感且会毫不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的一边,但却如何都不愿意爬过有悬崖特点的一边。说明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但这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习得,尚无定论。

儿童心理学家介绍-儿童心理学家介绍自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儿童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学前儿童对自我统一性的意识发生在几岁?

奥尔伯特对儿童自我感的发展过程尤其有兴趣。他认为儿童出生时没有把自己与周围环境分开。形成身体的自我认同感。使自我认同感完全形成。并相信个体认同感发展持续整个成年期。提出“自我统一体”完善的自我就能形成包括八个阶段

1、一岁时躯体知我感觉

2、二岁自我同一性的感觉

3、三岁自尊的感觉

4、四岁知我扩展的感觉

5、四至六岁自我意向的感觉

6、六至十二岁理性运用者的自我形成

7、十二岁到青春期追求统我的形成

8、成年是作为理解者自我的形成

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学家 对待儿童的看法?

我不是儿童心理学家,但是我学过儿童心理学,怎么说呢?理性的看待的话,儿童其实从本质上来讲有很多心理的,比如说他们具有同理心,就是说***设有一个小孩儿,因为某一种情况看到非常的不开心,另一个小孩跑过去安慰他,这个就是儿童之间的同心,当然,小孩子1到3岁左右,大多为中心,他们会比较自私,不会说去考虑身边的同伴父母

在儿童心理上面,我学到过所谓的环境决定论和遗传决定论其实那两个都不是很绝对,在环境和遗传上,其实,对儿童的心理影响都是很巨大的,古有孟母三迁,他讲的是所谓的环境绝对论遗传绝对论,那就是说基因可对孩子的智力,心理身体素质生理方面的东西产生的决定性的影响显然是不正确的孩子妈天生可能因为环境才没有受到环境的影响,之前他真的是那种天真活泼可爱的,但是如果收到就是说所谓的同龄人身边开始出那种小祈祷不与分享的,他们也会想这些东西,学习小孩子学习好的东西肯定比学习的东西嘛,但是学坏是很简单的。

当然,小孩子,小孩子他们也会得到大人的表扬或者批评他们在得到表扬的时候,就会下一次仍然怎么做?他们会有成就感,他们会想,如果这么做,仍然能得到表扬,就是这就是所谓的强化说当然,如果大人再去批评的往事,那么这个孩子知道以后他们也会做出相应的判断,他们会建立一些是非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家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家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