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捕捉儿童心理学-捕捉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捕捉儿童心理学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捕捉儿童心理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儿童心理学入门看什么书?
  2. 如何教育喜欢偷东西的孩子?

儿童心理学入门看什么书?

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习儿童心理学需要从书本上获取相关知识

1.易于阅读和理解的书。《读孩子读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和孩子划清界限》,《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等等。

捕捉儿童心理学-捕捉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理论性强,贴近生活。《人生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与你》,《儿童心理学》,《儿童的道德判断》,《学习的烦恼》,《意识的把握》,《自我的发展》,《小学生心理健康》等等。

3.治疗为主,适合专业人士阅读。《儿童故事治疗——教育辅导系列》,《儿童异常心理学》,《破解儿童身体语言的密码》,《忧虑的孩子:儿童焦虑症的确认与心理康复》等等。

现代爸妈不光要照顾好孩子的身体,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除了碎片化接收消息或者订阅一些自媒体,看一些入门级的儿童心理学书籍也会更好。

捕捉儿童心理学-捕捉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小南推荐一些书籍,爸妈看着选:

《儿童心理学》不会很高深,算是很入门级的儿童心理学书籍,深入浅出。简单的讲述了一些心理学的概念和一些常见的认识错误。比如说单亲家庭对于孩子会产生负面影响。实际的研究数据并不支持这一说法。这本书籍基本就是把育儿方面容易产生的常识性错误给予改正,让宝妈们正确的认识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心理学家写的,内容通俗易懂,举得例子也都很丰富,又切合实际。作者提出了很多跟传统教育理念文化习惯相冲突的观点,着重介绍了父母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并恰当的地提出建议,告诉你怎样维持家庭的和谐。让你相信你的孩子往往没有想象的那么“熊”;

捕捉儿童心理学-捕捉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童年的秘密》作者蒙台梭利博士在这本书里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语言很生动。很多妈妈都会好奇孩子心里面在想什么。想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走进孩子的心灵,读这本书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何教育喜欢东西的孩子?

首先,一定不要轻易把孩子定义为小偷。

心理学上,3岁前的孩子还没有形成道德意识,被称做前道德期,他们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会拿走,因为不知道这样做是错的。

但是,四五岁的孩子有了一定的意识,可以分清自己与他人东西的区别。他们一般是看到别人有的自己也想要,或者好奇心理,自己没见过的玩具,特别想要。

那孩子拿别人东西,父母怎么办?

首先,建立孩子的物权意识。

别人的东西不属于自己,需要经过别人同意。父母也要尊重孩子的东西,有意识的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体会这种边界感。

其次,关注解决问题,而不是指责。

先听听孩子拿回家的理由,表示自己的理解。

比如:你喜欢这个小汽车对么,好像是很好玩。

接着,告诉孩子这是别人的东西,玩具的主人多伤心啊,我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如何教育偷东西的孩子。

因为孩子不懂什么是偷,妈妈不要生气发火,首先还是要让孩子有物权意识,告诉孩子自己的东西可以随便玩,也可以借给其他人玩,但是最后还是要还回来的。没有经过小朋友同意就拿回来的东西,那是非常不礼貌行为,那就是小偷了。小偷是会被警察叔叔抓起来的。

把孩子偷回来的东西拿出来,问孩子这是谁的呀,妈妈怎么从来没见过呀,孩子就会告诉你是哪里拿回来的。这个时候你要理解孩子。

妈妈:这个东西你很喜欢吗?

孩子:是的,很喜欢

妈妈:这是你的东西吗?

孩子:不是的,在某某家拿回来的

妈妈:那某某家小朋友知道吗?有没有同意。

孩子:没有同意,不知道的,我偷偷拿走的。

妈妈:那小朋友找不到要着急哭哦,你的东西不见了也会哭的,我们现在把东西还回去,这样偷偷拿回来就是小偷,小偷是会被警察叔叔抓起来的,你向小朋友道歉,说对不起,我没经过你同意就拿走了,你不要哭,我再也不随便拿走你的东西了,请你原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捕捉儿童心理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捕捉儿童心理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