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幼儿园的教育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幼儿园的教育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做法是认真学习幼儿指南,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和新时代幼儿教师行为十项准则,切实做到关心爱护幼儿,培养幼儿的良好生话习惯、行为习惯、文明习惯、学习习惯,保护幼儿的安全,对幼儿进行安全常识教育,确保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教师肩负既教书又育人的重任,孩子品学兼***为重中之重。所以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热爱祖国,有集体观念,为人诚实,守信,勤俭节约有奉献精神0的良好品质,以及活泼,开朗,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性格。长大才可以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幼稚园行为课程的提出者是张雪门先生。
张雪门(1891~1***3),浙江鄞县人,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生于1891年3月10日。早在三十年代, 他就与我国的另一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
我国幼稚园行为课程是由张雪门先生创编的。张雪门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他一生潜心研究幼儿教育,针对当时幼稚园以教材为中心的状况,提倡幼儿教育生活化,幼儿生活教育化,特别是经过自己长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借鉴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中国传统的知行合一说及其它理论形成了完整的幼稚园行为课程。
1.树立儿童权利观和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幼儿是人,与成人一样,具有生存、发展、生活和受教育的权利,享有与成人一样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幼儿作为人的尊严、人格和基本权利是神圣的,受法律保护的。社会有责任保护儿童权利的实现。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幼儿是平等的,教师应平等地、民主地对待幼儿,尊重并保护幼儿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不受侵犯;不得任意惩罚、虐待和歧视幼儿。每一个幼儿的基本权利是平等的,教师有责任对每一个幼儿进行保护和教育。
2.树立儿童特质观和适宜教育观幼儿与成人的区别在于幼儿是发展中的人。在人生成长的特殊时期,他们有自身发展的特点,有与成人不同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独特的基本活动形式,他们按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索、感知、想象、成长。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规律,以适合儿童发展规律与特点为重要教育原则,不仅要适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还要适合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儿童富有个性地发展。
3.树立幼儿主体观,具备幼儿教育方法观幼儿是弱小的,但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幼儿在发展过程中是积极主动地接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他们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他们会对外界的***做出选择性反应,每个幼儿对同一个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做出的反应是不同的。活动是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方式,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幼儿学习的特点和主体性,避免直接灌输。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活动和游戏时间,让幼儿在主动的活动中直接感知、与人交往、探究和发现,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提供指导和帮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幼儿园的教育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幼儿园的教育者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16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