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儿童心理学小偷-小偷心里学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小偷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小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东西丢了看谁都像小偷是什么定律?
  2. 如何教育喜欢偷东西的孩子?

东西丢了看谁都像小偷是什么定律?

投射效应

心理学上有个投射效应:小偷看谁都是小偷,英雄看谁都是英雄,所以,别人眼中的你其实也是他自己

儿童心理学小偷-小偷心里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带着成见去看待别人看待事情,会歪曲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丢东西的人第一时间不是去找东西反而是怀疑别人的,这个有色眼镜已经成为了本能,只要发生不好的事第一时间就会怪别人。这可能跟本身的成长环境教育有关。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性格影响是巨大的,如果生活在一个发生***就用暴力争吵去推卸责任的环境,那么就很容易会用类似的行为模式对待以后的***。

还有个故事,苏轼和佛印争吵。苏轼说佛印在他心里是坨屎,佛印说苏轼在他心里是佛。心里总想着什么,那么他眼里都是这类东西,比如心里想着屎,才会看别人都是屎。

所以,别为那些丢东西就赖别人偷的人烦恼和生气。那些人活在自己阴暗的世界,心向黑暗,而我们要活在当下心向阳光,别为不相关的人浪费情绪和时间。

儿童心理学小偷-小偷心里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偷视角”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小偷时,他会倾向于把其他人也看作小偷。

它是一种心理效应,其本质是一种自我定位,即一个人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判断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这种效应可以被视为一种自我定位的心理现象,反映了一个人的自我认知

出如下解答: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偷看谁都是小偷”效应。它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指的是当一个人看到别人做出不道德的行为时,他也会被这种行为所感染,而不是做出正确的选择

儿童心理学小偷-小偷心里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何教育喜欢偷东西的孩子

首先得看这个小孩多大了,如果是入园前的孩子,那就不能定义为偷,首先他没有这个概念,看到喜欢的就拿了。这个就是父母没有管教好,没有让他从意识上认识这样拿是错误的。应该告知孩子别人的东西必须经过别人的允许才可以拿走,否则坚决不能动。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了,发现有这种行为必须受到一定的惩罚,而且需要深刻一些。比如让他明白他自己失去心爱的东西而受到的伤害会是什么感觉。可能造成的后果需要孩子自己承担。能够将心比心,我相信孩子会改正的


孩子对物品的归属权的界限并不很清楚,所以不能真正懂得偷字的含义,有可能只是喜欢某个东西就顺手拿了,作为家长不要给孩子随便贴标签!他们只是在糊里糊涂的情况下犯了个小错误而已,没必要小题大做,帮助孩子纠正过来就可以了。并且告诉他一些界限概念!

这个我问题我是亲身经历过,不止一次。

我小时候经常会偷拿爸爸妈妈口袋里的钱,有一次过年,姥姥给了五块压岁钱,妈妈收起来了。我心里不满又不敢说,就围在妈妈身边听她说话,心里却一直惦记着兜里的钱,在妈妈身边转来转去,趁她说话不注意,就伸手把那五块钱掏出来了。后来带到幼儿园去花。90年代五块钱还是很多的,恰巧我妈跟我一个幼儿园,她就是我的老师,所以小卖部的就告诉了我妈。我妈没有批评我,只是问我还剩了几块钱,把剩下的钱收走了。我买得东西都怕妈妈发现一直压在操场的篮球架底下。

后来还有,我经常去妈妈办公室吃饭晃悠。我不敢拿大钱,就偷偷拿了隔壁老师卖作业本一毛一毛的钢镚。然后去校门口买一毛两根的玉米做的棒子。然后因为拿得次数太多,被发现了。结果老师和妈妈也没有说我,一致觉得应该护住我的名声。

后来我再也没偷拿过钱,觉得自己应该护住自己的名声,而且觉得妈妈都知道一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小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小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