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儿童心理学情感-儿童心理学情感与情绪的关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情感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情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现在的孩子,情感淡漠,怎么办?

现在的孩子,情感淡漠,怎么办?

海浪有起有伏,山峰有高有低,何况人生呢?

情感淡漠,对应的就是不淡漠、热情、活泼、开朗、自信、大方等等。

儿童心理学情感-儿童心理学情感与情绪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孩子是生活在一个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程度和质量,决定了孩子的表现。淡漠的家庭人际关系,孩子必然是第一接触者和被传播者。

第二,有些东西也是血液里自带的,而在一定氛围中被再次激活和强化,导致外化和程度加深,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两种不同情绪成分,冷漠和热情,如果冷漠被强化得多一点,在孩子身上就会表现得更明显。

第三,孩子肯定有不冷漠的时候,只不过你没有发现,孩子也不让大人发现,这就需要你好好思考一下,是不是该改变一下什么了。

儿童心理学情感-儿童心理学情感与情绪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四,社会环境也是有一定影响,还有学校氛围等等,但最重要的是家庭,家庭才是孩子的生活土壤,家庭氛围好,孩子就会更乐观,更开朗,到哪里都会自带能量。就算社会有影响,孩子也会有屏蔽能力

第五,原生家庭的冷漠是一种继承,孩子继承了家族的冷漠氛围,这是当事人很难察觉出来的,但这是事实,也叫命运的轮回,要想阻断这种冷漠,必须从某个人开始改变,要么大人,要么孩子,不然就只能孩子的孩子,孩子的孩子的孩子了。

最后,孩子的冷漠其实是心理问题心理创伤的外化表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大人可以一些心理学的电子书或平台网购,先改变一下自己的心理,同时潜移默化带着孩子改变,一定会好起来的。

儿童心理学情感-儿童心理学情感与情绪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书籍参考:武志红《走出人格陷阱》、《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罗伯特戴博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孩子情感淡漠有两大原因

一、父母习惯隐藏自己的感情,孩子无法及时准确认识自己的情绪情感。

想想我们的孩子小时候摔哭了,家长一般会怎么办?

①没事儿,没事儿,不疼不疼

②转移注意力:宝贝,你看这个玩具好不好玩儿?

绝大多数家长不会告诉孩子,此刻孩子的情绪和情感是什么?就这样忽视了。

一个人如果自己的情绪一直被忽视,那么他就无法识别自己的情绪情感,当然也无法识别别人的情绪情感。就是情感淡漠

二、孩子跟他人交流的机会减少

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出来就是对孩子的不公平。这都是自己的个人想法。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都给父母带来了童真的幸福。情感淡漠多半是孩子在家里遭受了情感忽视。如果孩子被忽视,那么他也会自然的忽视他人。我们应该认真的和孩子相处,理解孩子的想法,深入孩子内心,就不会有情感淡漠的孩子。

物质丰富了,精神匮乏了!当今岂止孩子情感淡漠,当今社会成人,亲朋,人与人之间情感都变得淡漠!有人不禁会问:到底人们怎么了?社会怎么了?孩子情感为何会变得如此淡漠!都是今天有的东西惹得祸。看看是哪些惹的祸吧!

祸一、物质丰富惹得祸。看看今天的孩子与以前的孩子生活上有什么不同?以前的孩子,吃喝拉撒与现在的孩子的吃喝拉撒完全不同。以前的孩子过年过节才会吃上好吃的,过年才添新衣服。现在孩子天天顿顿都会吃上好吃的,随时随季都在添新衣服。所以今天的孩子对吃与穿一点儿也不稀罕!父母提供的吃与穿根本不在乎,当然不会对父母心存感恩

祸二、没有劳动惹得祸。现在的孩子,除了读书,几乎就没做啥事。有的孩子在学校读书,课余时间老师家里或在培训机构继续读书,这部分孩子的时间几乎都全泡在书里。还有同学在校读书 ,离校就东游西荡!这就是今天的孩子的生活,她(他)们不像以前的孩子,学余时间跟着父母劳动,体念父母的艰辛,懂得父母为了自己的付出不易!

祸三、独身子女惹的祸。现在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被众星捧着。大家子人围着孩子转。这孩子心中只知道家人该给他(她)做什么。这孩子从不知道自己该为家人做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孩子变得情感淡漠,父母的无情导致孩子淡漠。以上分析让我们知道了并非如此!

富足的生活,懒散的日子 ,宠爱的家人。让孩子迷失了方向,这些削去了孩子的情商,让今天的孩子情感变得淡漠。

孩子的情感反馈都来源于他所接受的情感,想让他热情待人,必须有人要热情待他。

比如最近争议很大的陕西丢母案,大部分人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谴责儿子,没人问一下儿子的童年经历了什么?母亲在年少的时候丢下大儿子远嫁,所以才有了儿子丢弃年迈的母亲。有人可能会说母亲有苦衷,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儿子很难再嫁,所以只能选择带走年幼的小儿,还有人说大儿子已经十几岁了,可以自立了。我们这是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来讨论别人,作为一个十几岁孩子,父亲去世母亲远嫁,那种彷徨,那种无助,没经历过的人谁能说感同身受?这是不是也是佛家讲的因果的一种?子孝的前提是母慈,母慈子孝。

作为孩子来说母亲是他一生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人,在他的生命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男孩。如果孩子小的时候能看到母亲的善良,包容,宽厚,不斤斤计较等优秀品质,孩子才会成为一个“子孝”的人。只有孩子成为了一个“子孝”的人,等“母亲”老了才会老有所依。

当然,说这些并不是为他遗弃母亲开脱,不赡养父母无论从道德还是法律层面来说,都是允许的。只能说在某一方面这个儿子“病了”,导致了他这种“幼稚”的犯罪行为

再回到孩子情感淡漠这个问题,一个孩子出生以后他需要不断的向社会学习帮助自己成为内构建于心、外构建于行的人,而这个时候家庭成为了他第一个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所以有时候又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说的有点多,希望能帮到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情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情感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