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 皮亚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 皮亚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皮亚杰教育原则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的,强调儿童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他认为儿童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来建构知识,教育应该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材料,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皮亚杰教育注重儿童的发展阶段,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教育方法培养了儿童的自信心和自主性,促进了他们的认知和社交发展。
皮亚杰指出:“智力在一切阶段上都是把材料同化于转变的结构,从初级的行动结构升为高级的运算结构,而这些结构的构成乃是把现实在行动中或在思想中组织起来,而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描摹。”
2. 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教学不仅要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且应该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皮亚杰的儿童教育基本原则(1)教育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符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避免儿童教育成人化的倾向。
(2)发展儿童的主动性(3)强调儿童的实际活动(4)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
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的意思区别
1、概念不同
(1)图式:皮亚杰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指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的行为或思维模式。
例如:骑自行车就是一种行为图式。
(2)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自己已有的图式中,去加强和丰富主题的动作。这只是数量上的变化,没有质的改变。
例如:学会骑车以后,再学怎么左拐弯,怎么右拐弯,去适应不同路况。
(3)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的变化,是质变。
例如:觉得路途遥远,骑自行车慢,于是换了辆摩托。
(4)平衡:平衡是同化与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它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当已有的图式不能解决现有的问题,自然就产生了不平衡,就会想办法来调整自己以重新达到平衡。
例如:觉得路途遥远,骑自行车实在麻烦,怎么办?正好手边有摩托,重新学习一下怎么使用,就可以重新上路了。这就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
皮亚杰早期研究儿童语言和思维等认识的发展,并从此入手,最后创立了发生认识论,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献。
皮亚杰是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其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不仅是日内瓦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欧洲机能主义的重***展。它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科目二
科目二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部分内容在历年的小学教师资格证的科目二考试中常有涉及,题目主要为理解类(如例子反选),一般主要以单选题和简答题的方式考查。
1 皮亚杰是法国的心理学家和儿童发展学家,不属于科几的范畴。
2 皮亚杰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儿童心理学和认知发展,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心理发展理论和实验,并对现代的儿童心理学以及教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因此,虽然皮亚杰不是科几,但他对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学的贡献是不可忽略的。
1 皮亚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20世纪的法国心理学家和儿童发展专家。
2 他主张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和语言,来揭示他们的思维发展过程,并提出了儿童认知和发展的阶段理论。
3 因此,皮亚杰并不是科,而是一个人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 皮亚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 皮亚杰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1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