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立儿童心理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建立儿童心理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加涅将学习过程划分为了八个阶段:
1.动机阶段
2.了解阶段
在该阶段,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注意和选择性知觉。在知觉过程中,学习者会依据他的动机和预期对信息进行选择,并把注意放在那些和自己的学习目标有关的***上。
3.获得阶段
所学的东西进入了短时记忆,也就是对信息进行了编码和储存。
4.保持阶段
以编码的信息将进入尝试记忆的储存器,这种储存有可能是长久的。
5.回忆阶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问世,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他以“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前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末)。在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学和心理学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此时行为主义占优势,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重视实验研究。杜威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教学改革实验。
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3、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4、完善时期(80年代后)。教育心理学越来越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育心理学得到了***展。教育心理学理论流派的分歧越来越小。一方面,认知派理论和行为派理论都在吸取对方合理的东西,两派都希望填补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另一方面,东西方心理学相互吸收互补。
5、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特点鲜明的学科,其交叉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交叉;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交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项困难和挑战。
你好,感谢邀请!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和思维,要从小开始,第一步,先从生活中培养:比如,孩子三岁,开始培养数量感,妈妈带孩子买蔬菜水果时,可以让孩子参与挑选,今天需要买几个西红柿🍅,要买几个苹果🍎,让孩子一边数数一边挑选,回家吃饭包饺子,宝宝数一数自己吃了几个饺子🥟等等,这些都是从生活中培养孩子数量感,对数字的兴趣就可以培养出来。
再比如,孩子六岁时,可以培养数学思维,今天买了十个鸡蛋,中午做西红柿炒鸡蛋,用了四个,还剩几个呀?从姥姥家带了十五个西瓜🍉,分给大舅家四个,分给二舅家四个,咱们家还剩几个呀?这样培养,孩子上二年级时学应用题就会再简单不过。当然最主要的,是培养了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的数学思维。
孩子再大些,可以通过视觉模型、数学兴趣班等方式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中解决数学问题等。最关键的,还是从小培养。
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给你分享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原创内容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立儿童心理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立儿童心理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20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