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幼儿园教育科研指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幼儿园教育科研指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科学领域的目标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客观事物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主动探索的精神,使他们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掌握初步的探究方法,在探究中获得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幼儿园各年龄班的幼儿由于年龄不同,目标侧重点也不相同。
小班:侧重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及其变化的敏感,对简单实验操作的兴趣。让幼儿学会报告新发现,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和玩具操作,初步感受自己的操作行为与材料、玩具变化的关系,在互动中激发幼儿持续操作的兴趣。
中班:侧重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让幼儿能够根据猜测的指向,关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细致观察,初步控制自变量。可用建立小问号信箱的方式,引导幼儿多提问题。还可按照“猜测—实验—交流”的程序开展科学小实验和简单的玩具小制作,让幼儿发现和记录自变量和因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尝试去描述实验、制作的过程和解释实验的结果。
大班:侧重培养幼儿初步的实验设计能力,让幼儿能按照猜测和设计(试一试、怎么试)操作实验工具和材料,获得并记录实验结果,能较合理地解释实验结果;能运用已知的科学原理解释周围生活中的部分现象,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原理和生活中的简单材料在教师或图示的引导下进行科技小制作,并能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不同点:
1、《纲要》是对教育界的课程文件,《指南》只有教育实施部分的要求,服务对象是幼儿园、家长。
2、《纲要》在幼儿园教育实施部分只提出了原则要求,教师的操作性不强。
3、《指南》操作性更强,指南目的的实现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提出一整套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体系;二是配合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将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科学地帮助幼儿达到教育的期望。
《指南》与《纲要》的关系:
1、两者都是幼儿教育法规中实施教育的指导性文件,结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共同促进我国幼儿教育科学发展。
2、促进《纲要》的深入贯彻,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纲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指南》正是这样的桥梁,由于《指南》具有具体操作性,特别有助于教师观察、了解幼儿。
大班(5—6岁)科学区目标
一,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理化现象,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
二,了解科技产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及对科学家的崇敬。
三,主动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学习观察的方法。
四,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2021年是幼儿发展指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颁布10年。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于2012 年10 月9 日由教育部正式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幼儿园教育科研指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幼儿园教育科研指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20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