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家庭方面 > 正文

家庭教育对儿童美德影响-家庭教育对儿童美德影响论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教育儿童美德影响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家庭教育对儿童美德影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能否讲一个与家庭美德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2. 请举例说说,家长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家庭教育的榜样示范法教育幼儿?
  3. 父母的(传帮带)对孩子的成功有多大帮助?

能否讲一个与家庭美德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在我小的时候,经常听到我父亲母亲提起过我有个爷爷在外地做官,我这个爷爷对父母老的很孝顺,每当季节下来新鲜的东西时,我这个爷爷从来不先吃,等到这个季节的新鲜东西过了一半多的时间了,才买吃,因为什么呢,因为我爷爷在这里做官跟老家相差七八百公里,爷爷那里热,而老家冷,我爷爷是根据气候的堆断时间,算出来家乡的东西也差不多下来了,家里的人也能吃上了,我爷爷这个时候才买吃,这个事情正常在我脑海里出现,我们家的家规是,只要是新鲜东西,比须长辈先分享,以此类推,直到现在我们一直保持着这个家规,我父亲没和我的爷爷奶奶顶过嘴,杪过架,我没和我父母亲顶过嘴,抄过架,我的儿子到现在为止没和我抄过架,顶过嘴,我的孙子现在才七岁,只要我上下楼递,我孙子都把着我,我中午睡觉的时候,我没盖被子,我孙子能小心意意,把被子给我盖上,这才七岁的孩子,什么事情都想着他爷爷,我心里也特别的高兴呀,这就是我家的美德,致今保留着!


我说说我姨家的情况吧,我姨是我妈妈同母异父的妹妹。我上大学时我姨夫在浙江老家出了***,脑袋被撞掉了小块,捡回来半条命。但是失去了需语言智力。我表哥在医院整整守了一年多时间,就睡在折叠床上,催屎催尿。还没有半句怨言,只有关心。后来接回家因为长期服用激素药,导致了很多后遗症和并发症。肥胖,贪食,糖尿病,三高。我姨和我表哥细心照料,还要防止姨父乱跑,还要经常出去找人,而我表哥这几年感情也不顺,人到中年还没有结婚。我一直跟别人说我姨是天底下最坚强,最乐观的女人。姨父出事到现在已经整整11年了。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所以我认为这是我身边看到的最大的美德

家庭教育对儿童美德影响-家庭教育对儿童美德影响论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请举例说说,家长如何生活中运用家庭教育的榜样示范法教育幼儿

您好!我是@教育探索ing,专注幼儿教育、家庭教育、亲子关系领域。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我举例说说我在生活中,是如何给孩子做榜样的示范作用的。

孩子玩玩具时,经常会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很多家长的处理办法都是嘴里一边念叨,手里一边收拾,结果是,孩子没学会整理反而嫌家长啰嗦。

我会和孩子一起收拾,分工合作。刚开始,我收拾得多,孩子收拾得少,我整理复杂的,孩子整理简单的。每次孩子整理完玩具之后,我都会夸赞一番。随着年龄增长,她的玩具完全可以自己收拾了,并且经常会把房间布置得井井有条,美观大方。

家庭教育对儿童美德影响-家庭教育对儿童美德影响论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的家长总会抱怨:“我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有什么好吃的自己从不舍得吃,全留给孩子,到头来孩子却变得自私自利,有什么好东西都不愿与大人分享”。其实,这只能怪家长在孩子年幼时,抹杀了孩子的感恩之心。

我从小给孩子买的零食,在她打开准备吃第一口的时候,我都会说我也要吃,然后把零食分一点给我,剩下的大部分给她。

到了现在,她吃什么好吃的都会先问下妈妈要不要吃一点,而我都会欣然接受,并说:“谢谢宝贝”,孩子也会开心回复“不客气”。

家庭教育对儿童美德影响-家庭教育对儿童美德影响论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阅读,完全是一件可以从小培养的绝佳兴趣。它百利而无一害。我从孩子几个月大开始,就陪孩子一起阅读各种书籍:洞洞书、布书、绘本故事书、手工书、游戏书、迷宫书等等,几乎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跟孩子一起阅读。

后来,孩子渐渐长大,也越来越喜欢阅读。

到现在6岁,她已经认识一些字,可以独立阅读一些简单的书籍。所以,我开始锻炼她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习惯还在继续,不同的是,人手一本书,我读我的,她读她的。

我家孩子从小心地善良,富有爱心,从不***骂人。可就是因为胆子小,孩子总是不敢主动找小朋友一起玩,每次都呆呆站在原地,等着别人来找她玩。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树立榜样,寻找一个孩子学习的标杆,非常重要。这样会让学习目标具体化,时刻对照着榜样,不断成长为心目中的那个人

这个榜样可以是自己的父母,或者***作品,文学作品中的正面人物,英雄形象,也可以是身边的哥哥姐姐,同学朋友等等。只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经常给孩子描述一个愿景,无需说教唠叨,孩子自然会朝着这个既定的方向努力。

孩子小时都会很崇拜自己的父母,觉得自己的父母最好最优秀,都想成长为父母那样的人。父母的榜样效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大,影响着孩子的言行习惯发展,决定着孩子是否优秀。

科学教育观,是要对孩子有一个合理的预期。也就是说,要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做到;要孩子不做的,家长首先不做;家长做不到的,绝不强迫孩子做;孩子想做的,家长理性地引导孩子。"

家长要求孩子努力读书,自己却整天吊儿郎当,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要求孩子不要玩手机玩游戏,自己却整天手机不离手,刷快手,看直播,聊天逗乐,要求孩子要孝顺有同情心,却把父母赶出了家门。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所以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非常重要。

最后,家长还要注意在孩子的同龄人中,在班上的同学中,为孩子寻找学习的榜样,这样可以增加学习的亲切感。这些人都是孩子的同龄伙伴,有着比较相近的的生活经历,同伴中所表现出来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孩子比较熟悉,容易理解、接受,更能激起学习的劲头。切忌打击孩子,挖苦讽刺孩子,“你看谁谁的学习多么好,你要向他学习,再不要这么不上进了。”这样就会激化孩子的抵触[_a***_],而不是起榜样示范的作用了。

孟母三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让孩子远离不上进的问题孩子,多与积极进取,充满正能量的孩子做朋友,在朋友的耳濡目染之下,孩子就会变的积极上进。我们乡下话说,“三懒加一勤,想勤不得勤;三勤加一懒,想懒不得懒”。

举个例子。妈妈每次榨了果汁,都和儿子说“先给你奶奶端去一杯。”,所以,儿子一直觉得应该奶奶先喝果汁。

相反,家里吃饭,婆婆会说“大人一口孩子一顿,孩子吃完你再吃。”所以,儿子也会说大人一口孩子一顿,妈妈不要吃了。

这样时间长了。有次妈妈榨完橙汁,照样让他给奶奶端过去,然后,又榨了一杯想喝,儿子也把妈妈手里的拿走了,说妈妈说的,要给奶奶喝。他奶奶始终不吭声,估计觉得孙子这样疼自己很高兴,她并不觉得她孙子这样是她孙子的妈妈教的。

那之后,每次都和儿子说“妈妈榨果汁是全家喝,你奶奶有份,爸爸妈妈也有份的。”

孩子真是怎么教怎么长。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大多著名的人都有优秀的父母,也就说明了家长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教会了孩子说话,教会他们走路🚶。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极大的影响。

比方,父亲或母亲,张嘴就骂人,脏话常挂嘴边,有时孩子都不知含义,也跟着学,记得邻家一个小孩,父母在外打工,跟父母在北京长大,不会骂人,讲话也好听,有年暑假回来和爷爷奶奶住一段时间,爷爷爱骂鸡撵狗🐶,一星期不到,小孩就学会了,语言和神情都像极了爷爷。你看家长的言行重要吧。

有个学生在校爱拿别人的东西,从铅笔橡皮,小刀,笔记本,到同学的零花钱。即使自己有,也总想拿别人的,多次批评教育都不行。老师准备联系家长,结果邻居告知他父母也爱小偷小摸。你看可是害了孩子。

孩子的孝顺行为,助人为乐,有礼貌,爱劳动等也是从父母那学会的,为了孩子,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身教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要到什么程度?如托尔斯泰所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你怎样做人,你的态度、行为,孩子都会尽收眼底,并且照此模仿

一、不说脏话,控制情绪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很多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熊父母。我们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得以身作则,做好榜样。比如说,我不想孩子说脏口,那我在生活中就不要总是脏话连篇,因为父母说脏话,孩子也会模仿。我们家孩子就有个这样的同学,平时生活中总会冒出一些脏话来,“你笨死了”、“打死他”等诸如此类的,这些脏话的习得大多都是来自他的家庭教育,父母爱说脏话、父母不管教,致使孩子将这些脏话习以为常。好的榜样父母,在言语上也会对自己有所要求,尤其是在吵架的时候,控制好情绪,控制好言语的尺度,稍微能顾及孩子,不要让孩子成为随意吐脏话的坏小孩。

父母的(传帮带)对孩子的成功有多大帮助?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一些行为和教育起作用的是家庭的环境氛围和长者的言谈举止。而这些因素往往没有掩饰,不包含虚***的成分,对孩子影响很大。

  这种潜移默化,恰恰是家庭教育有别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最突出特点。发挥老年人优良品行在家庭教育中“潜移默化作用”,是因为老年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更多的了解。老年人在形成良好家风中的作用影响儿孙几代人,比年轻一代有更为深厚的底蕴。

  发挥“传帮带作用”是强调年轻人在子女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孩子来到世上,父母、祖辈等成年人都是他的教育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法律规定了应尽的义务。无论儿女多忙,老年人多能干,年轻的父母是抚养教育孩子的主角,老年人不该越俎代庖。

  现实中我们看到,有很多老年人对孙辈的付出和迁就都超过孩子父母本身的义务和责任,使孩子产生了心理和行为上的依赖,甚至因此而影响了亲子感情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所以,老年人在家庭中的“传帮带作用”是把自己带孩子、持家的经验向年轻人传授,以自己有时间、精力的优势帮儿女料理日常家务、照料孩子,目的是帮助他们学会更好地履行作为父母的责任。这种“传帮带”的结果应当是扶持年轻人自立,在没有老年人帮助的时候能独立撑起自己的家、独自抚育好自己的孩子,而不是离开老年人寸步难行

  对儿女来说,要珍惜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留出自己的生活空间,享受他们应有的幸福的晚年生活

  在家庭中孝敬父母,受益的不只是老年人,还有随时随地效访成年人言行举止的孩子。年轻人如何对待自己的老年父母,也将预示着你的孩子如何对待迟早会老去的你自己——这是家庭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庭教育对儿童美德影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庭教育对儿童美德影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