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溺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溺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驱力理论——人格的划分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学说的基础就是生物内驱力理论,它的核心就是本能欲望。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格特征的形成是有阶段的,最主要的是婴幼儿时期的发育。他将这个发育的阶段与躯体部位进行了关联,提出了“性心理发展”的观点,并将人格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时期:
口欲期:0~1岁
***期:1~3岁
俄狄浦斯期:3~6岁
潜伏期:7岁~青春期
***期:青春期以后
而上面这5个时期中,又以前三个时期最为重要,对此,佛洛依德的解释是:
个体在婴儿期和儿童早期出于生存的需要,需要通过母乳喂养和抚摸等形式的肢体接触来获得满足,然后儿童通过对生与死的幻想来与父母建立满足性本能和***望的联系。
当心理学中我们要进行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首先作为父母我们要有缓和的情绪和教养,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1任老师,他的很多处理方式都是通过父母来学习的,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只是用情绪来回应来解决,我们只是发一通情绪认为可以解决,那就是太简单粗暴了,所以我们父母要给孩子一堂情商课情绪管理要用智慧,要有思想。
1.良好的情绪环境是培养儿童的好方法。在家里就要养成良好的礼仪礼貌的习惯,这样有利于放松。而建立良好的亲自关系也是很重要的,不会与父母有隔阂。
2.大人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有自制力。大人带给儿童的情绪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不可过于溺爱,也不可在儿童面前过于放肆。
3.及时***取积极的教育方法。多给予儿童肯定,以鼓励为主。在与儿童交流时,要耐心倾听儿童的讲话,不可随意打断。
4.及时帮助儿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可用其他办法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找个时机让儿童好好冷静一下。
5.正确教导儿童,要学会自我控制自己的情绪。多多教给孩子自控的技术,如反思法、自我说服发、想象法等。。。。。。
6.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来让孩子有好的情绪。一般来说,大人有时候会在无意间暗示儿童应该以怎样的情绪来对待某一件事,因此,大人就该留个心眼,引导孩子正面对待情绪的发展。
(一)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良好、和睦的环境有利于孩子较稳定情绪的形成,能给教育带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可以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入手。
首先,要创设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温湿适宜、***光照明良好、有充分的活动空间、无噪音干扰、导出充满了绿色植物和美的画面的环境。
其次,教室的环境和玩具和投放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如小班的教室应有娃娃家、简单的建构区等;中大班的教室角区相应要复杂些,如较有创意的表演区、创意画廊等。
一、营造良好环境,软硬环境都适宜 1、营造整洁有序、合理协调的活动环境 。
对幼儿而言,环境是会说话的。当他们看到五彩的玩具,夸张的墙饰,美丽的区角时,幼儿便知道可以在这里快乐地玩。
2、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环境创设不仅要注意物质环境的安全,而且更应当注意心理环境的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生活环境, 有助于幼儿形成轻松愉快的态度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溺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溺爱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20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