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教育与儿童成长总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家庭教育与儿童成长总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道在平常日用间”,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家庭教育的最好概括。
如果谈家庭教育的理论和东西方各种各样的教育观念,那太多了,但是所有理论都可以融入到这句话之中,"道在平常日用间”。
今天早上,给孩子准备好早饭,我开始读南怀瑾先生的《话说中庸》,老实说这本书我自己由于水平受限,读来似懂非懂,颇有些费力,所以我喜欢读出声来,这样有一种思考和体悟的时间。读到一句话“道在平常日用间”,颇有感触。此处读到南老讲黄山谷和晦堂禅师“闻木樨香否”的故事,来解读这句话。此时,小女和我说“以前的人是不是要把四书五经都要背会,我说是呀。她就感叹“啊!”一脸的感慨“都没有用啊!还背!”看她的样子似乎是在感叹:真苦啊!我笑说:“看看你们现在,比起以前来,多好!”
“背那么多有啥用?”
“有用啊!那是大学问,当时似乎没有用,可学问是必须得自己体悟、慢慢感受的。”这正是“闻木樨香否”的故事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教学,老师教的是方法和道理,学生必须学,才能有用,如果不学,老师教的自然没有用。何况有用没有用,你只有学了才能去判断,你们现在学了,等到你们工作了,那是会有体悟的,哇!学了还真有用啊!不过,如果现在不学,那就没有以后了。”
女儿边换鞋边和我聊天:“妈妈,你说***中为什么说那些和尚,也就是高僧,得到就圆寂呢?得道了就死?”(这几天看《天龙八部》思维总是在书里的江湖高人身上)
我想了一下,“哈,和尚得道就圆寂,得了道就死了!”我自己头脑中在转这个弯:得了道,就死,那谁还得道?那没死的就没得道吗?
“那是***,如果真是得了道就要死,岂不(哈哈)——不是得了道就死,它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人活到老学到老,有本事的了不起的人才能做到。不是一得道就要死了,在死之前他们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孩子没说什么就上学了,只和我说了“再见!”我对她的背影说了 声:“注意安全啊,闺女!”
俗话说:现在的自己就是孩子未来的影子。所以,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首先是要让自己充实,然后才能够有东西施与,才能够有知识去传承。只有自己掌握了一定量的储备,方可奉献给孩子。并且,施教时不但要有言传,同时还要有身教。与其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孩子是空白的,是懵懂无知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储存到他幼小的心灵里,成为他走向人生中的幻灯片,每一个影像,这种痕迹是根深蒂固地永远伴随着他。因此,在教育好孩子的路上,让自己成为一根标杆,这样,孩子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说实话我对大多数的家教持保留意见!尤其是刚刚升级当父母的宝爸宝妈们,他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自然是被折磨的体无完肤心力交瘁,反而孩子越来越难带,时而因为怎么教孩子意见不和演变成家庭大战。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没有受到过一丁点的挫折,一碗饭长大的太子爷,别人对他好是应该的必须的!两三岁就和父母顶嘴,四五岁就开始打骂爹娘,七八岁就敢动刀子了,各位想想这样的孩子长大能有什么出息。
我对现在的家教有些失望,古话说“棍棒头上出孝子”是有一定道理的,该给孩子适当的逆生长是必须的,就像桑树扁担要小树的时候弯,树长大了想弯恐怕你也弯不了了!先说到这有好建议共同探讨,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希望!共同努力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庭教育与儿童成长总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庭教育与儿童成长总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2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