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毒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毒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法医一般都要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学及法医学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受到医学及法医学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法医学检案鉴定的基本能力。
课程:
2、专业课程主要有:医药高等数学、医学物理学、医学统计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医学生物学、卫生法学、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
以及药理学、神经科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诊断学、医学影像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刑事科学技术、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病理学、法医***学、犯罪心理学、法医人类学、法医法学、司法鉴定学。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否安全?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就是不管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否安全,都不建议给孩子来用。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绝大多数的普通感冒都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自限性疾病,自限性疾病。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也就是不经过任何治疗,5到7天内也会痊愈。市面上的感冒药(如氨酚黄那敏、酚麻美敏、美敏伪麻、愈酚甲麻那敏、伪麻美芬等),基本上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药,即只能缓解感冒表现出来的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不会缩短感冒病程,也就是说氨酚黄那敏并不能让感冒好得快。不管吃不吃药,孩子感冒都要5到7天才能痊愈。
第二,美国FDA要求两岁以下儿童禁止服用感冒药,四岁以下儿童不推荐感冒药。这是因为儿童感冒药未经过临床验证, 无法保证用药的安全:出于***学以及其他条件的限制,药厂不能对儿童尤其是婴儿进行药物临床试验,药厂往往根据成人剂量,综合儿童体重与年龄因素后推算出儿童剂量,但这些数字是推断结果而非临床试验结果。而我们都知道儿童并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他们的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能力弱。所以很多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风险大,无法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第三,儿童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容易让孩子重复摄入同一种药物:复方的意思是一种药物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观察一下我们给孩子吃过的感冒药不难发现,一种感冒药可以缓解很多感冒症状,比如鼻塞、流涕、咳嗽等,如果孩子仅仅有流鼻涕的症状,那么这种药物里所含有的缓解鼻塞、咳嗽的成分对孩子来说就是附加的药物,不仅无用,反而会给孩子小小的身体带来毒副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药品的商品名虽然不同,但其有效成分几乎是一样的(比如泰诺和惠菲宁,虽然是两种商品名不同的感冒药,但其所含的有效成分差不多),经常有父母不知这其中的风险,同时给孩子吃两种药,造成同种药物成分过量中毒。
基于以上三点,四岁以下的孩子是不推荐感冒药的,4到6岁建议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之下选择感冒药,六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由家长根据孩子的症状自主选择。由于国内还没有对儿童感冒药进行年龄上的限制,因此国内仍然在各个年龄段广泛使用这类儿童感冒药,家长们需要自己格外注意。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退烧药不属于这里说的感冒药,因此市面上用于退烧的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是可以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放心使用的。
回答者:孙继红,执业药师,注册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头条号:注册营养师孙继红。
小儿氨酚黄那敏是小儿常见的复方感冒药物,如果不规范使用,长期使用是会造成小儿的肝功能损害,如何规范科学使用氨酚黄那敏颗粒呢?
1、首先它是三种药物成分组成的复方抗感冒药物,主要是牛黄,对乙酰氨基酚,扑尔敏,这是由于3种成分,所以不能随便使用。
2、说明书小于一岁以下慎用,建议2岁以下慎用,一岁以下禁用安全性。
3、没有发烧情况感冒不要使用,因为里面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退烧成分。
4、里面含有扑尔敏成分,不能再和含有扑尔敏的止咳药物合用,增加孩子扑尔敏副作用风险。
5、不能与退烧药物使用,那退烧药物总量一天会超标。
6、如果流涕打喷嚏10天以上不建议用,可能是过敏性鼻炎而不是感冒问题,所以不能因为宝宝鼻涕而长期使用。
7、因为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或者长时间或者宝宝年龄小于一岁,容易出现肝功能损害,所以小心使用。
做为一个已从医十年的儿科医生,可以说见过很多小朋友都吃过这个药,也可以说这是大多数家长们的家庭常备药物。
但令人欣慰的是,大家也逐渐开始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不是盲目的给宝宝喂药了!
小儿氨酚黄那敏是复方制剂药,而对于儿童,不推荐使用复方制剂的感冒药,即使要使用也仅限于对6岁以上的儿童!使用时间大于3天仍然效果不好,就要及时就医!
那这个药到底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不推荐给儿童使用?会对儿童造成什么危害?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仔细了解。
主要成份是对乙酰氨基酚、人工牛黄、马来酸氯苯那敏,辅料有蔗糖、甜橙油香精等。
1、对乙酰氨基酚
就是小朋友们最常用的退热药,泰诺林的主要成份,主要用于退热及镇痛。
2、人工牛黄
主要成份是牛胆粉、胆酸、牛磺酸、微量元素等,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化痰止惊。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目前小儿常用的抗感冒药之一,俗语讲,“是药三分毒”,这个药也不例外。有消息称,这个药会造成肝损伤,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主要药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125mg,马来酸氯苯那敏0.5mg,人工牛黄5mg。文献中有报道,对乙酰氨基酚在大剂量、长时间反复或急性过量使用时会引起患儿出现肝肾毒性,而对乙酰氨基酚在摄入量≥200mg·kg-1或10g时才会出现肝、肾损伤[1]。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只是引起肝肾损伤毒性剂量的八十分之一,因此,按照药品说明书中注明的用法用量用药,该药品的安全性好。
能正确的服用药品是保障药品安全性的重要一环,因此,给大家一些小建议可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1.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为感冒用药类甲类非处方药,用药前请咨询医生或药师,寻找专业人员的帮助;
2.用药前阅读药品说明书,重点看【适应症】、【用法用量】(若药品说明书中未注明孩子月龄或年龄对应的用法用量,一定咨询医生或药师等专业人员)【禁忌症】【注意事项】这四个部分的内容,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3.尽量避免多种复方感冒药一起使用,尤其是含“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成分的复方感冒药。
4.缓解感冒症状的非药物治疗方法:(1)多喝水;(2)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40-50%左右;(3)1岁以上幼儿睡前可以喝2.5ml蜂蜜可以缓解咳嗽症状。
参考文献:
[1]范倩倩,朱珠.儿科常用退热与感冒药及其用药安全风险预防[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22(11):619-623.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提起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恐怕有宝宝的朋友都对它非常熟悉,它是一种儿童专用的复方抗感冒药,由对乙酰氨基酚(125mg)、马来酸氯苯那敏(0.5mg)和人工牛黄(5mg)组成,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属于解热镇痛药,主要用于减轻普通感冒所引起的发热、头痛、咽痛和全身酸痛等症状,马来酸氯苯那敏即扑尔敏,属于抗组胺药,主要用于消除或减轻普通感冒患者打喷嚏和流涕等症状,人工牛黄属于中成药,具有解热、抗炎、镇惊等功效。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一种复方制剂,由多种成分组成,一方面,儿童普通感冒具有一定自限性,轻症无需药物治疗,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才需服药,应以单药对症治疗为主,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只能缓解普通感冒症状,并不能缩短病程。另一方面,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没有明确的儿童用药剂量,儿童用药剂量通常参照成人用药剂量推算而来,对于2岁以下的儿童,缺少临床用药的研究数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一旦用药过量很容易诱发不良反应,甚至严重不良***,因此,建议2岁以下儿童禁用该药,不推荐6岁以下儿童使用该药,6岁以上儿童需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该药。
说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伤肝是缘于其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其实这是一个误传,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是儿童首选的解热镇痛药,常规剂量短时间服用,不良反应很少,偶见恶心、呕吐、腹痛、出汗等不良反应,少数患儿可发生过敏性皮炎、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但如果大剂量、较长时间应用,则有可能出现肝毒性,儿童口服给药,每次10-15mg/kg,每4-6小时服用1次,6~12岁儿童每24小时不超过 5次,疗程不超过5天,按照常规剂量服药,不会导致肝损伤,但是每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含有对乙酰氨基酚125mg,儿童用药剂量不易计算,很容易超过常规剂量,导致发生不良反应。
总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一种儿童专用的抗感冒药,由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和人工牛黄等多种成分组成,主要用于缓解感冒所致的不适症状,不能缩短病程,对于儿童,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成分复杂,无法确定准确剂量,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因此,不推荐6岁以下儿童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的对乙酰氨基酚是儿童首选的退热药,常规剂量使用,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少,长期、超剂量使用才可能造成肝损害,每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含有对乙酰氨基酚125mg,用药剂量不易计算,儿童用药有导致肝损伤的风险,建议患儿选择单药对乙酰氨基酚,按照公斤体重计算用药剂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毒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毒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21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