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家庭方面 > 正文

北美自闭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北美自闭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美自闭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北美自闭儿童家教育现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两个儿子老大自闭症,老二是个正常的孩子,压力山大,心更累,自闭症的家庭希望在哪里?
  2. 孩子得自闭症,和家庭的教育有关系吗?
  3. 自闭症儿童有希望治愈吗,该怎么治疗?

两个儿子老大自闭症,老二是个正常的孩子压力山大,心更累,自闭症的家庭希望在哪里?

我们周围有两个家庭有自闭儿童,都是家里的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哥。

和国内不同美国特殊儿童有专门的扶助和教育系统,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北美自闭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北美自闭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记得以前看李连杰主演的《海洋天堂》,那个身患绝症的父亲,想在自己身后找一个能帮扶自闭儿子的机构,居然是那么的难。看了让人心酸,也更加明白自闭儿童父母的不易。

除此之外,在美国,社会对于自闭儿童的接纳和扶助,也让自闭儿童的家长更能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孩子。

最起码,我们周围的两个家庭,都没有放弃对孩子的教育。除了每天去上学,家长还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正常的小朋友可以自己去上课,而自闭儿童的家长时时刻刻都陪伴这孩子。让我非常的钦佩,家长能坚持下去,孩子才会有希望。

北美自闭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北美自闭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我也和两个孩子的家长交流过。

首先,照顾好自己

照顾好自己绝对不是一种奢侈或自私的举动,而是绝对必要的。情绪坚强可以家长成为自闭儿童的最佳父母。

北美自闭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北美自闭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尽早开始治疗

看到你的问题,其实也是我真实写照。

在老大被确诊那段时间,天天收到学校投诉,以及感觉付出太多心血,总是那么渺茫,我一度酝酿着带孩子***!可是发觉我无论如何都下不得了手呀,从那刻开始,决定好好活着,而儿子一起努力,绝不在哭泣流泪!

坦然接受现实,我们家也做出巨大改变付出!

(一)首先,儿子一年级我入校陪读。

早上去学校,下午赶去上班。这陪读的日子,非常感谢我曾经老板,给予我很大勇气和毅力,使我有一些经济基础,不至于那么狼狈!

(二)寻找专业机构。在找机构,我花了很长时间,将近半年才敲定离家十五分钟的一家机构,我们住在厦门岛外,岛外专业机构很少,几经波折多方对比。刚好儿子班上也有一个这样小朋友,他在这家机构干预不错,所以在与他妈妈老师交流几次,实地考察就去机构干预。

(三)10年规划--拼学业,基础生存能力,儿子医学诊断是中轻度孤独症,学业就目前来看,机会渺茫。语文基本不及格,数学倒是可以。所以我们计划到他18岁,这10年就两条主线,好好拼学业,能拼多少就拼多少;再者基础生存能力,也就是他生活自理能力,尤其重要。我们现在慢慢一项一项吃喝拉撒睡性,衣食住行医趣等引导,让他慢慢有序生活。说起来很简单,实行的很艰难,就比如他都8岁都不会剥虾,现在吃虾我坚决不剥给他吃,为了吃他硬是学会了。他总会和很多人同桌吃饭,虾都不会剥,会被笑话的!过程父母该坚持要坚持。

(四)18岁后学一门手艺,学习不行我们就选择学手艺,儿子情商智商都不在线,我们初步想法是学厨艺,像烘培、西餐这样,讲究繁琐流程,精致摆盆,儿子特喜欢西餐的感觉。

(五)再不济,儿子18岁后,我只能陪他回老家,家里还有几亩田,承包一片山搞搞养殖,种植什么的,简单一些,我想靠自己一双手应该可以养活自己的。

这是我们目前所能想到的,道路充满艰辛,作为父母不仅仅要努力活着,而且还要带着孩子一起创造奇迹,所以活着,走下去!

首先佩服你的勇气,并且祝贺你***,第一个该子是自闭症敢要第二个孩子,恭喜你第二个孩子正常。

我微信群里有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妈妈,也是两个孩子,老大是自闭症,老二是脑瘫,现在这个妈妈老公挣钱养家,她一边带孩子一边做微商,了解她情况的都在她那里买需要的商品,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她把脑瘫的孩子送医院救治,自闭症孩子完全她自己带。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说过一句话:我必须努力,没人能替我坚强。她从网络和平台上学习了很多自闭症孩子的康复训练知识,掌握了技能和技巧后,她就自己训练孩子,她时常在群里回复一些关注她的人所问的问题,她说她的孩子通过训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她自己带孩子,所以每做一件事情,她都把这当做训练教育孩子的机会,从小事情潜移默化并随时教育,你可以翻网络看看,现在有一部分自闭症家长自己带孩子,而且效果不比机构训练差。

关键是要学会要领。

我国著名的自闭症康复机构创始人方静,是青岛以琳自闭症机构的创办者,她早先是个老师,在确认孩子是自闭症之后,先离职办起了小型自闭症学校,只有几个孩子,她就是靠着摸索经验和学习,把机构做大,并且带出了一个自闭症博士生儿子。

方静老师刚开始的愿望是孩子能念完小学四五年级就谢天谢地了,孩子不融于学生学校,她就想尽一切办法去努力,最后自己成就了事业,自己带出了一个博士生孩子。

我早先有个同事,有个自闭症孩子,她快四十了,一直不敢要二胎,因为老大是自闭症二胎自闭症的几率很大。

你在要二胎之前应该有心理准备,这个孩子正常,你不是得偿所愿吗?不是已经挺***的了吗?你应该心里放轻松,就像你心里想的要老二的初衷,肯定是希望以后老二能照顾老大。

你可以把孩子送好一点的机构,自己平时多学学这方面相关知识,趁着孩子小,多加引导和教育。也可以自己一边学习一边带。为母则刚,没人能替你坚强!

推荐你三本书《与自闭症儿子同行》系列。

这个书的作者是日本主妇明石洋子。大儿子重症自闭症,小儿子是健康的孩子。在这本书里,明石洋子切实的记录20多年以来养育重症自闭症儿子彻之的回忆,以及养育路上的困难艰辛,还有她自己是如何面对克服的。

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因为20多年前,日本社会对自闭症的认知了解也是非常落后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支持体系也很薄弱。但是,明石洋子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妈妈,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主动的求助和寻找外面的助力,从邻居到理发店,牙医还有地方机构的助力等等,一步一步的为自己的孩子建立了一套援助系统。

改变大环境,改变[_a***_]的认知是我们做不到的。但是我们可以从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慢慢去做,坚持去做。因为如果作为母亲的自己,如果都放弃了孩子,别人为什么要理解,支持你的孩子?

自闭症是先天的精神缺陷疾病,这已经是一种不幸了。如果遇到对孩子绝望的母亲,是不是一种更大的灾难呢?

我看过一个关于孩子在天上选妈妈的故事。每一个孩子选妈妈的标准就是这个妈妈一定是最好,我才选择你。

同款路过,老大自闭,老二正常,同是男孩!做为这类家长,深知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能做的,只有尽力!当下尽全力让孩子接受专业的康复治疗,自己也多看看这方面的书籍,争取家庭的支持帮助,当你难受的时候,想想比你还可怜的家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毕竟遇上了就🉐接受不是!慢慢来,生活还是🉐过的!加油!!

孩子得自闭症,和家庭的教育有关系吗?

首先,我们要确认一点,小孩子得自闭症与家庭的教育是没有关系的,但小孩长大以后能否融入社会、能否有尊严的生活确实与家庭教育关系重大。自闭症的成因复杂,至今也没有完全弄清楚。大致来说有以下几种:

1、遗传因素,认为自闭症遗传是从很多双胞胎自闭症孩子的研究开始的,为什么双胞胎会同时患有自闭症呢?这就有遗传因素在起作用。而且父母及其家属中有自闭症的,其后代患自闭症的几率比正常家庭要大,但遗传的机理很复杂,至今也没弄清楚,且大多数自闭症的致病基因并没有查出来。实际上,只要是能查出基因的自闭症,大多有确切的名称,甚至踢出自闭症体系,如雷特综合症,遗传到女性胎儿能成活并有明显的自闭症特质,而遗传到男性胎儿则直接胎死。同时也没有证据证明自闭症完全由遗传形成的。

2、基因突变,在排除遗传因素的作用下,能对基因起作用的就是基因突变了。有观点认为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必要环节,基因突变会产生优质基因也会产生劣质基因,优质基因更容易生存也更容易找到异***而将自己的优质基因遗传下去,从而完成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自闭症中有低功能有一般功能也有些高功能的,如某些数学天才、超强记忆力、绘画音乐天才等等。自闭症也是人类进化中的副产品,其实基因突变在人类很常见的,子女与父母即长像性格既像又有点不像就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只是这种突变对人的影响不大而已。甚至有观点认为几百万年以后未来的人类可能分化成艺术、科技、运动、商业等各种天才型人才,就像现在的不同颜色人种那样,总之通过基因突变与自然选择,人类会越来越聪明。

3、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怀孕期间某些营养没跟上、胎儿缺氧、疫苗的影响等造成婴儿脑部神经发育异常,而导致其某些感觉器官异于常人。但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是来支撑。如果是外部环境的影响,那么对基因是没有改变的,也不会向下一代遗传。如果说外部环境影响导致脑部发育异常,有的是通过核磁共振是可以查出来的,但大多会归入到小儿发育迟缓中。自闭症都有发育迟缓的症状,而发育迟缓不一定有自闭症症状,并且自闭症是查不出脑部异常的,只能通过外部行为来判断。我女儿去医院开自闭症证明时就要求做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是:如果有异常就不给开证明,而是根据检查结果得出相关疾病后给予相应治疗,反过来没有异常时才给开自闭症的证明。

当然还有些其他说法比如肠道细菌引起,还有的人认为自闭症的起因在于内心送去机构是治标不治本,每天给他听地藏经或经典名曲就会慢慢好转,还有2016年被称作"全新"的全封闭康复训练,一个不到4岁的孩子进行野外拉练20公里后死亡***,都是基于不正确的致病理论。这些理论我们都不值得一驳。

对于家庭教育是否会引起自闭症,1950年到1***0年间还曾流行“冰箱母亲”的理论,奥地利著名的精神分析医生布鲁诺•贝特尔海姆是第一个提出“冰箱妈妈”理论的人,他认为自闭症是母亲对孩子冷漠缺少关爱造成的。然而这种理论被一位伦姆兰挑战,因为他自己的孩子也有自闭症,而他孩子在他刚刚进行养育工作时就拒绝拥抱,只要一抱就大声尖叫。后来又有科学家提出了质疑,因为无法解释家里两个孩子用同样的方法教育,为什么有一个是自闭症而另一个不是。然而这种早已推翻了的理论直到现在依然有市场,前段时间一位公知在网络上大放厥词,说现在家长的教育不当导致很多自闭症孩子的产生,造成很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与老师的不满,多次沟通后仍不了了之。自闭症孩子的父母所付出的时间精力与金钱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冰箱母亲的说法显然对他们来说极为不公平。

有关系!家庭教育很重要,家庭支持同样重要,没有家长参与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不然怎么会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导师?自闭症孩子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父母的关怀和沟通交流。

自闭症由于并由病因的复杂性,很多疾病的真正原因长时期内可能都难以弄清。

经研究,包括以下几种观点:

一、心因学说

二、生物学因素

三、神经生化机制

四、心理学机制

五、生态学观点

所以,一位自闭症患者的真正病因很难从单一的方面去解释。

当然后期的家庭干预治疗确实影响孩子的康复程度,希望自闭症患儿的家庭学习相关家庭干预的知识,进行积极干预,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自闭症是先天性的发育障碍,也就是说当宝宝出生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是一个自闭症的宝宝了,只是刚出生时,由于婴儿都没有语言,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症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自闭症的表现开始慢慢变得明显,这才被诊断出来。

所以,孩子得自闭症和家庭教育是没有关系的。

但是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能力提升是有助益的。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关系和谐美满,愿意主动去学习一些自闭症相关的知识,在家中也会一起去给孩子做训练,那么孩子的训练效果一定能得到加强。

你好,孩子得自闭症,和家庭教育是没有关系的。

自闭症是先天性发育障碍的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围生期异常等因素形成的,是先天性的。在孩子三岁左右能够表现出其症状特点和后天的家庭教育是没有关系的。

在七八十年代,关于自闭症有着“冰箱妈妈”的说法,意思就是自闭症是因为家长的疏忽和冷漠才导致的。这个理论先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科学论断这个是不正确的。想想有的时候,孩子被诊断自闭症,家长都已经很伤心和绝望了,最终还要把责任强加在母亲的身上,这是对家长的不公平。

前段时间,还一直有家长问我,孩子智商问题是不是和母亲的遗传有关?好像在别人的潜意识里。所有不好的基因和遗传都是来源于母亲。这是对母亲的不公平。

之所以很多人觉得自闭症和家庭教育有关,是因为有的家长比较细心,在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和知识广度上要高于一般的家长,在生活中,也很容易就会发现孩子类似自闭症的相关特征。并对孩子及时的***取了干预措施。

所以,我们虽然不能预防自闭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做到早发现自闭症的特征,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早发现,早干预的措施,一旦孩子有脱离正常孩子的发展轨迹,我们做家长的都要留一个心,尽快带孩子进行诊断和干预。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留言。

自闭症儿童有希望治愈吗,该怎么治疗?

有,家长一定要坚定这个信念。但是,需要家长付出时间和精力,当然还有金钱。

有一个7岁的小男孩,现在已经是瑜伽教练了,多次出现在综艺节目中。他叫麦克,他小时候妈妈上班很忙,顾不上孩子。孩子3岁的时候,确诊自闭症。后来,妈妈辞去工作,专门陪孩子,学习亲子瑜伽,孩子竟然很喜欢,也很有天分,孩子6岁的时候,就拿到了少儿瑜伽教练证,是我国第一个少儿瑜伽教练。

后来在妈妈的帮助下,自己开了瑜伽馆,收了很多小朋友学生。这个孩子的瑜伽水平是很有水平的,他自创了许多适合小孩子学习的体式,鸭子式、螃蟹式等等,都是适合孩子学习瑜伽的动作。通过瑜伽教学,孩子自己有了收入。孩子现在的性格也已经改善,更加敞开,更加快乐

所以,自闭症是可以治愈的。这个孩子是通过瑜伽治愈了自闭症,妈妈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具体的治疗方法,可以参考专业的自闭症治疗机构,进行干预。还有就是要找到孩子发自内心喜欢的东西,家长跟孩子一起学习,家长要慢慢走进孩子的内心,能够引导孩子敞开自我,打开自我,接受社会。

家长要有信心,虽然过程漫长,但是一定要坚定地走下去,孩子一定会治愈的!

自闭症儿童是可以参照干预治疗及对应方法,来达到治愈效果的,但能否达到痊愈这个就要看个体的差异了。从很多案例上看,有很多自闭症儿童已经可以负责自己的生活起居,并且还有特定的交友圈,这对于自闭症患者而言,已经走出了一大步,这些优秀的自闭症儿童的回复一定与家庭的支持,和长久的方法坚持是分不开的。

那一般自闭症儿童由于发展性障碍不同,所以并不是什么方法都适用,一定要先做全方位的诊断与鉴别,这种在三甲医院、自闭症儿童管理机构都是健全的,但由于很多管理机构的价格还是普遍偏高,这里更建议去三甲医院做全方位的诊断。

后期,才是对应患者的训练方法,有的会针对于儿童语言的教育,类似语言训练、理解能力训练、表达能力训练,有的则侧重于智力的开发,类似观察力、注意力、反应力、记忆力等,但这里并不推荐去什么全脑教育机构,之前我写过一篇识别这方面骗术的文章,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关注“霖士心理”查阅,在这里就不一一过多陈述。

但在自闭症患者当中,最重要的则是情绪调整、情感发展、社交训练、日常生活训练等。这些同样需要家庭的支持、学校环境的支持、社区环境的支持。所以,每一个重点都需要家长有一定的知识结构,毕竟自闭症患者本身就是属于一种广泛性的发育障碍。

那既然是发育障碍,就需要从新打开发育的通路,这里不仅是脑力的通路,更多的还代表了一种思维习惯的通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美自闭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美自闭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