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柏拉图儿童心理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柏拉图儿童心理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柏拉图是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建者,始创理念论心理学思想。其著作《理想国》一书蕴涵着欧洲心理学史上最早的分类雏形。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就是追求美德。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
有一天,柏拉图带着他的狗来到教室,他让狗拱土,并说:“这个狗正在努力地寻找‘狗性’,而狗性是什么呢?是所有狗共有的特性。” 然后他接着解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它们的‘本质’,这就是哲学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看着柏拉图发呆,觉得他的解释并不靠谱。 于是他起身离开教室,走在路上的时候看到一条狗拉了一泡屎。 亚里士多德想了想,说:“这条狗拉的屎就是它的本质,而且每只狗拉的屎都不一样。”
这个故事描绘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在哲学思考上的分歧。柏拉图主张理念是真实的、永恒的,而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体是真实的,理念只是抽象的概念。他们的观点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成为了唯心主义的主要来源,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则成为了唯物主义的主要来源。
美学的研究生经常在学习了几年之后发现,自己的这个专业的研究对象还不太清楚,没有达成共识,很郁闷!
一 在历史上,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有这几种代表性意见:
1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美的本质;代表人物是柏拉图
2 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艺术,黑格尔、谢林,认为自然不是美学研究的对象;
4 美学就是审美心理学
5 美学的研究对象: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
二 中国19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形成了四大派美学,但他们都属于上述的第一种,都讨论美的本质问题。
1 高尔泰:美在主观;
2 蔡仪:美在客观;
1.美德即知识:知识贯穿于在一切美德中;反之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就说明了知识与美德的共同的性质。因此美德不是天生的,是从教育得来的。
2.产婆术(问答法):思想的接生;引导人形成正确的思想,得到有关道德的完善无误的概念。分为四步骤:讽刺-助产术-归纳-定义。是西方最早的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提出者。
柏拉图(前427-前347)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和朋友,比苏格拉底小39岁。苏格拉底被处死后逃亡到麦加拉,后期游历过很多国家。之后回到雅典后办了一所学园,该学员存在了900多年。
古希腊的德漠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哲。他们著书立说,发展并弘扬了这一原始心理学思想。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可以说是世界上的第一部心理学专著。这一切,标志着人类已经注意并实际地开展了对产生于人的机体中的这种奇妙的精神现象的探索。这是心理学的萌芽,是心理学历史的源头。
我觉得从孩子胎教就可以开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妈妈相比爸爸而言责任更大,母子连心,从孩子在你肚子里有意识的那刻起,你就已经开始对他或她的日后有影响了,你怀孕间的情绪会直接影响胎儿的感知了,虽然他听不懂你的用词但他却可以感受到你内心的变化,出生之后有时间就可以给他读,等到他会说话的时候他一定会很快说出一些你教过的词,小时候是背诵的阶段,长大成人是领悟的过程,孩子的教育是条线,而不是一个个点,教育是一辈子的问题学习也是一辈子的事情,一代接一代。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21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