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心理阶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心理阶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7、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1、首先,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2、 其次,心理健康可以使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自主独立性,适应新环境,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学生生活。
3、最后,心理健康利于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素 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留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利,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举措。
1、首先学生处于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此时接受健康向上的心理方面的教育,对于个人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2、此时学生心理处于成长和成型阶段,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健康人格的形成,非常有必要,可以塑造其将来,不怕困难,积极乐观,团结向上的优秀品质。
3、学生处于成长阶段,个人心理尚不成熟,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辅导,个人很容易受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给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因素,为将来一些不良心理埋下了祸根。
刚看到这问题,估计大部分人有点蒙,不太清楚“心里机能”是什么意思!
下面我先介绍下,心里机能的大概意思:
机能心理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于美国的心理学派。它代表当时 class="QIHEIHQ14f576e993ff04ad queries-inchain" href="***s://m.baidu***/s?word=%E7%BE%8E%E5%9B%BD%E5%BF%83%E7%90%86%E5%AD%A6&from=1018914a&lqsource=-1&dmaseid=dmaseid303&qid=00000000750771d9"的主流。
虽然极其复杂,但又为我们最为熟悉.因为, 一个正常而健康的人,时时刻刻都在不断地产生着心理现象,并能自我意识到在自己身上发生的这一切.如我们能看到颜色、听到声音、尝到味道;能回想以前经历过的一些事情;能动脑筋,进行种种发明创造;能设想自己未来美好的情景.在这同时,我们还会在内心中产生一种复杂的体验,如高兴、愉快、满意,幸福以及痛苦、忧愁、悔恨、内疚等等.这些发生在人身上的种种复杂的精神现象,即是普通心理学称之为的“心理现象”.
心理机能大概可以分为两种,
一,比较低级的心理机能,也就是说本能所带的功能;
二,比较高级的心里机能,就是上述中,所有的功能的综合反应能力了;
人在出生之前,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基本出现了本能自带的低级心理机能了,出生以后婴儿期的心理健康发展很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机能也在不断的变化,慢慢在提高反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心理阶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心理阶段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22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