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儿童心理学 留守儿童-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学理论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 留守儿童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 留守儿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父母应该如何和留守儿童相处?
  2.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你有哪些建议呢?
  3. 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应该怎么解决?

父母应该如何和留守儿童相处?

我想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我曾经也是留守儿童,对于我们那的农村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没有人会考虑为什么要成为留守儿童,因为不出去打工做生意,在家只能喝西北风。在贫穷面前,留守儿童根本就不是事儿。

记得我妈妈第一次外出务工回来,我们见面的那一刻非常陌生,我想妈妈,但我不知道怎么表达。我妈妈当时很失落的说:我的女儿一点都不认识我。这句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

儿童心理学  留守儿童-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了初中高中时候,我非常想妈妈,经常晚上自己偷偷躲在被窝里哭。但我不会跟我妈妈说我有多想她,我跟她对着干。她过年回来的时候跟她吵架,说话伤害她。

那时候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叛逆伤妈妈的心,后来读了心理学方面的书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想引起妈妈的关注,希望妈妈不要出去打工,希望妈妈在家陪我。

上了大学后,我渐渐理解妈妈,自然而然相处的很好。即使常年在外务工不能陪伴小孩,小孩心理也不会真的怨爸爸妈妈。孩子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爱我们。

儿童心理学  留守儿童-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条件不允许,必须出去打工,那就多和孩子说“我爱你”,一定要让他们确信爸爸妈妈爱他。在相处的时间里多点耐心,多表达自己的爱。孩子会感受到的。

首先能成为留守儿童的家庭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家庭条件不好,父母外出务工。

儿童心理学  留守儿童-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第一种类型的留守儿童还是占很大一部分的,这种情况儿童大部分是跟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由于家庭条件差,所以生活环境基本也都好不到哪去,一般父母的学历也不会是很高的,这种类型的留守儿童最容易受到侵害和留下心理阴影。

2.父母离异,父母双方都不愿抚养孩子。

第二种留守儿童也是一种高危的留守儿童,家庭破裂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管

是心理伤害还是身体伤害。长期缺失父母的关心关爱,没有父母的管教,心理状态会逐渐扭曲。以至于后期走上犯罪的道路。青少年犯罪的几率在这种儿童里应该是最高的。

3.由于工作性质特殊,父母海外工作。

第三种是很少的一部分,也是留守儿童里受影响最小的一部分吧,(个人观点)曾经有认识的朋友就是这个类型的,他们都很年轻,都是在南美做石油工作,需要长期在海外工作。(大约就是半年回去一次吧)因为夫妻双方都是高学历,也都很在乎孩子的成长状态。家里也会雇佣保姆,对孩子的照顾还是很贴心的。

留守儿童最缺乏的是亲情关护。所以经常与孩子交流是比较好的措施之一。现在的通信很发达,经常与孩子视频,打电话,写书信,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和学习情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的温暖。如果有时间,回家看看孩子,陪陪孩子,即使对不正常的现象做出引导修正。增强他们的判断力和责任感,是他们对父母的理解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谢邀,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父母如果不能和留守儿童相处好,留守儿童就会成为“问题少年”;父母与留守儿童相处好了,留守儿童也能健康成长。

我是88年的。在我印象中,我读初一时,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开始外出打工。从那时起,我们的父母成为了农民工,我们成为了留守儿童。今年过年回家,我发现迫于生活压力,我的小伙伴多半也成为了农民工,他们的小孩又成为了新一代留守儿童。

父母到底应该如何与留守儿童相处了?

先谈谈我的父母当时是如何与我相处的。印象中他们每个星期都会给我打一次电话,直到上高中,家里都没有座机,更没有手机,所以每次父母都是打到我邻居家,再由我邻居喊我接电话。上高中时,每周就由我打一次电话给父母。暑假时,我和妹妹一般都会去父母打工的地方。寒***时,父母会回来过年。这就是我们相处的时间和沟通方式

从初中开始,父母就会把一学期的零用钱都打给我,我自己安排,自己使用。

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人,又是公益人,我看过太多这样的案例,有些甚至可以称之为惨案。

改革开放后,人口大流动,大量的农村青壮劳动力涌向城市打工,这样就造成了农村留下大量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其中留守儿童的问题最大,因为其都处于成长期,性格,心理都不稳定,而且最是需要关爱,一不小心就会走上叛逆,甚至误入歧途,所以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沟通就成为这其中的关键。所以可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增加沟通频率

很多父母一年到头都不给孩子打电话,仿佛没有这个孩子,孩子也没有父母一样。这会给孩子造成深深的期待,深深的失望,最后化作深深的怨气。会让彼此的关系越来越冷淡。

第二,不要老在孩子面前谈自己要赚钱,所以陪不了孩子。

太多的家长都犯了这个毛病,一打电话,一在一起就谈自己为了孩子如何如何努力的赚钱,不赚钱就不行这样的话,这个当然可以说,但不能每次都念叨在嘴边。不然孩子会觉得你眼中只有钱,钱比自己重要。我见过有些孩子叛逆和不服父母这点,所以干脆去大手大脚花钱,甚至是打架什么的故意让他去赔偿,你不是要赚钱么?你不是把钱看的比我重要么?那我就偏不让你赚。最后父母觉得孩子不懂事,孩子觉得父母是***,父子成仇的多。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你有哪些建议呢?

要想找到相应的措施,必须先弄明白留守儿童有哪些心理健康问题:

一、对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出现厌学心理。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无法对孩子的教育功课及时的监督和督导。老人[_a***_]水平较低,对孩子的学习不具备辅导能力。长时间下去,孩子得不到家长的认同与肯定,加上自制力差,就会出现成绩下滑,完不成作业,甚至迟到早退等现象。

二、独立性强,但缺少母爱父爱,幸福指数较低。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老人多有不便,孩子会早日养成独立的性格。但也因如此,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父爱母爱,导致幸福指数较低,父母在其心目中的分量无法用其他的关爱弥补,导致其存在一定的心理缺陷。

三、性格孤僻内向,严重的会出现自闭抑郁。留守儿童与老人沟通有较大的代沟,无法完成有效沟通。长此以往,孩子内心的情绪无法发泄表达,很容易出现性格孤僻,严重的甚至自闭抑郁。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改善:

一是重视家庭教育,给孩子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沟通转变父母的家庭观念,尽量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与陪伴,时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

二是增强学校教育老师在校期间多鼓励多关心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通过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素质拓展活动等,挖掘孩子的兴趣,转变留守儿童的关注点。

三是定期开展心理引导。有效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沟通,引导其正常心理发展,避免心理扭曲或心理缺陷的产生。


留守儿童,这个称呼本身就让人心酸!那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又有几个人能轻易离开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幼小心得不到父母时时的关爱?因为贫穷,为了生活下去不得不忍痛远行。出于良心,人性,对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多一分关心,尽力给一些关爱,帮助,不为别的,只愿他们能健康快乐的长大成人对得起父母的苦熬,拥有自己的未来,让(留守)不再重演。

让我们继续发扬我们坚强不屈的族性继续努力奋斗,彻底实现经济发展平衡,让每一个人都能合家欢乐,幸福生活

目前有些农村地区各方面的发展比较慢、传统的农业收入不能支撑起家庭的消费开支、大部分农民开始选择出外务工、为了出去多赚些钱、大多都是夫妻两个都同时出去、为了减少外出的开支、多数家庭都把孩子留在农村由父母给带着、这也是农村的普遍现象、有些家庭孩子刚刚2--3岁就留守在家里、父母带孩子因和孩子隔着两代在孩子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代沟、在教育孩子的思想观念和父母一代的思想观念上存在着很大差距、外出打工的父母大多都是过完年正月开始出去直到要过年才能回来、这样幼小的孩子如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势必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健康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大多自幼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性格大多变得孤独内向自卑等不健康的人生性格、这种现象基本是现在农村的现实情况、农村大量的留守儿童必须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不然会直接影响到我国下几代人口素质、今天小编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里健康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社会的广泛关注:呼吁整个社会广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如果用工单位可以考虑给2----13周岁的外出务工的父母一个月回家看孩子一次、可以考虑报销来回路费问题、鼓励能带孩子来城里的父母用工单位给予免费提供住处、在当地上学的学校给予对农村来城里务工的孩子提供更大的帮助、所在的街道也给予各方面的关爱照顾。

二、国家政策性的关爱:国家应考虑出台对农村年轻进城务工的父母鼓励带孩进城的相关补贴政策、***协调社会及用工单位给予解决住房问题、国家或者进行住房补贴政策、国家出台农民工孩子进城教育补贴政策、让农民工子女在城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关爱。

三、当地***的关爱:如果父母实在有困难不能带孩子到身边的留守儿童、当地***应引起重视、***可以在当地的村子组织留守儿童幼儿园、由专门的老师进行组织关爱教育、这样也是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可以很大程度上因母爱的缺失而造成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关爱这些留守在农村的儿童。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现象已经几十年了,首先是环境决定的,不出去,收入低,出去了,又分离,从个人层面,真无法解决。***层面,也有困难,但还是要解决,那么几十年过去了,解决了吗?其实,我个人认为,不是那么难!大家想想,留守儿童的最大问题就是:一,分离。二,教育。三,日常生活等。第一个:分离,这个很正常,不分离没有钱💰赚,为了生存,我们几代人都经历了,背井离乡,分离,最终,过上了好日子。第二个;教育,1.各地方***来做,统一住宿,学习,生活,这个没那么难吧?费用自理,地方***只是;服务吗。2.跟随父母到打工城市就学,得到***帮助也可以吗。

总之:这个问题没有必要在说了,我们又都是老百姓,我们的父亲也是十几岁一个人跨省找工作,才度过了那些困难的年代!有些,社会问题只有***可以做到!

在此,我们相信我们的国家,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将一切问题全部解决👌!让我们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这些孩子真的很可怜,很缺爱。一个从小缺爱的孩子,对其一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他们的性格也许会自卑、多疑、敏感,甚至产生一些人格障碍。对于留守儿童,我没有什么双赢的解决办法,我的建议只有:要么父母将他们带在身边、要么留下来陪伴他们,或者哪怕妈妈留下陪伴也行。希望那些将孩子留在老人身边,双双出去打工的父母们明白,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且稍纵即逝,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造成一辈子的遗憾。

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应该怎么解决?

个人感觉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老师的责任和担当显得尤为重要!留守儿童都是跟着老人在农村或者不发达地区,老人可以照顾到孩子们的生活,但是教育和素质的发展老人无暇顾及到,或者自身文化不高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老师的作用突显,传授课本的同时,更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引导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

我一直呼吁父母们要回归家庭,这是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基础,因为只有家庭的安稳和平静才是整个社会环境平稳的关键。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的。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这个需求作为老师是无法提供的,只能说在有限的范围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孩子带来一些快乐和安慰。

首先,正向的引导永远是最需要的。留守孩子的内心深处是灰色的,需要有人帮助他们走出来,有一种能量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而这也只有是老师可以做到的。让孩子们懂得,父母之所以这么辛苦的外出工作都是为了孩子们能好好学习,孩子们越好好学习,以后父母越有时间回来陪伴自己,建立希望是挽救这些孩子的重要因素

其次,团结的伙伴可以保护好孩子。留守孩子的内心是孤独的,需要有人陪伴他们,而小伙伴就是最好的选择。让他们建立一个关系紧密的小组,共同完成任务或一件长期的工作,让彼此之间不仅是同学更是好朋友,将有利于孩子不走弯路,不被外界的坏人坏事影响。

再次,深度关怀让孩子内心不彷徨。留守的孩子内心是空虚的,需要有人真诚的对待,尤其是生病的时候、过节的时候、重要日子的时候,都是这些孩子内心最难过的时刻。如果有人能够关注并给予帮助和关心,则会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温暖。

最后,真诚的付出永远会让人感动。这些缺少爱的孩子更懂得爱的珍贵,这些缺少陪伴的孩子更知道陪伴的难得。他们更容易被感动,更希望被关怀。

总之,真诚的尊敬和感谢这位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在孩子们的生活中,除了父母,应该就是老师和他们的关系最近,也是最能影响和改变孩子的重要伙伴,祝您成功。

分享一个亲身经历吧,我自己小时候就是一名留守儿童,爸爸妈妈都在新疆务工,把我和弟弟留给了爷爷奶奶照顾,爷爷还好,奶奶是属于偏心我弟弟的,记忆最深的就是我弟弟每天都有鸡蛋吃,而我从来没有,有一次是真的想吃鸡蛋,竟然捡我弟弟丢在地上的鸡蛋壳,上面都粘的泥土,年纪小,也没在意,就扒拉着吃了,而奶奶和弟弟就在旁边看着我,无动于衷,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我开始变得内向,变得深沉,不愿意出门,不愿意见人,不愿意说话,曾经想过逃离这里,去新疆找我爸妈,可新疆在哪呢?怎么去呢?年纪太小,而后来能让我唯一感到温暖的就是我的爷爷了,爷爷在老一辈很有人望,以前帮助过很多人,后来听老一辈说,以前都是他们求着我爷爷去做村干部,可是他不愿意,因为那点工分还不如乞讨来的多,因为爷爷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还外带一个捡来的女儿,养活五个孩子,所以他宁愿去乞讨,也不愿意做村干部。爷爷脾气很好,整个家里没有人愿意和我说话,只有爷爷,他会问我长大了想做什么,还记得那时候傻乎乎的说,我要做河南省的***,现在想想都还想笑,可是爷爷总是耐心的和我说很多话,我也很耐心的听,看着爷爷脸上和蔼的笑容,就不会再想其他的,就会觉得很安稳,虽然爷爷已经去世好多年了,不过脑海中还是会经常浮现爷爷音容笑貌。其实对于我们留守儿童来说,有时候真的只是需要有一个说话的人,有一句鼓励的话,能感觉到自己其实并不孤单,并不是一个人,还有人在关心着自己,就够了。一点点的鼓励真的就已经够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 留守儿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 留守儿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