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家庭方面 > 正文

民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故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案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民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故事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民间留守儿童家教育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有哪些留守儿童的故事让人心酸不已?
  2. 面对留守儿童,隔代教养者该如何教育孩子?

有哪些留守儿童的故事让人心酸不已?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故事可能会颠覆你们的三观,不过我相信得知真相的你们也会心酸不已。

表嫂20:38发视频给我,她在***中痛哭不止,她说原来这一切都是她的错,是他们错怪了强仔(表侄),***如没有我的介绍,他们会一直错下去,也许强仔这辈子都毁了!

民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故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案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虽然我早已窥知真相,此刻仍觉得鼻酸,这就是留守儿童的悲哀。

强仔今年8岁,之前一直随表哥表嫂在广州生活。由于疫情,表哥失业,无奈之下他们把强仔送回乡下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

一个月后,表嫂接到让她震惊不已的电话:强仔偷了爷爷100元钱!

民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故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案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表嫂不相信,强仔一直很乖,以前摆在电视柜上面的钱,强仔都不会去拿。怎么回去一个月,他就变了?

强仔奶奶瞧着表嫂疑惑的眼神,她把强仔拉过来,让强仔亲自说明。

强仔无所谓的说:“我是拿了爷爷放在席子底下的钱,也是他们逼我的,谁叫他们不给钱给我买零食。”

民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故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案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表嫂此刻才相信强仔变了,他把“偷”看得理所当然,毫无羞耻之心。

表嫂对于强仔的态度十分生气,她要求强仔道歉,并承诺以后不再偷了。

2014年的时候跟过一次爱心公益活动,去给留守儿童捐过冬衣物,还有书包文具等。

我们徒步进一个村子,到一个需要捐赠的孩子家门口,抬眼看到的是一栋没有修好的两层楼房,房子只是盖了顶,屋内水电都没有装好,家里只有年迈的奶奶和小女孩,小女孩成绩不错,毛坯墙上贴了好几张艳红的奖状。

我们给她拿了新鞋子,一双运动鞋,一双雨鞋,她舍不得穿,是啊,我们走进来的泥路已经把我的鞋全糊上了黄泥,她舍不得穿也是正常,我说那穿雨鞋吧,正好这几天是雨天,运动鞋可以背在书包里,到了学校再换,她说好的,小脸儿上皲裂过后又长好的黑色小点让我感觉后悔没有给她们这帮娃娃准备一瓶宝宝霜。

我脱下她的鞋,袜子上都是泥,破了的地方从大拇指勒到脚背,为什么我们没有准备袜子呢?

她的奶奶一直在道谢,家里的保温壶到不出热水,因为烧水需要柴火。

小女孩跟了我们很远,我们说了好多次让她回去了,她说她想跟我们一起一会儿。

她带我们去了其他孩子的家,还是没有穿我们给她的鞋子。

写到这里吧,留守孩子让人心酸的不是他们的情况,他们的乐观是我们怜悯不到的地方,让人心酸的是,他们被带来这个世界,却没有被好好疼爱。

面对留守儿童,隔代教养者该如何教育孩子?

很多时候,隔代教育孩子不成功的主要原因,还是受老人自身教育素质不足的影响

1、接受新事物

老人的思想社会发展已经脱轨了,一些封建的想法传输到什么都不懂的孩子脑子里,对孩子影响很大。

所以,隔代教育者想要教育好孩子,最需要做的还是要吸收新的知识,和社会接轨,像孩子一样学习新的知识,这样才能在孩子不懂的时候帮助孩子。

2、不过于溺爱

另外,隔代教育孩子时一定要记住不能过于“溺爱”!这是很大忌讳,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学会对孩子说「不可以」,不要去代劳一些孩子能做到的事情(比如:系鞋带),要培养孩子的自理和自立能力

3、监督孩子

对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尿裤子、吃手指、不洗手等要及时纠正;

隔代教养者毕受年龄成长环境限制,有点跟不上社会突飞猛进的步伐,对很多新知识新技能不了解,思想比较单一,加上经济原因,对孩子的养育也停留在吃饱穿暖的层面,对孩子心理关注和知识教导方面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无能为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的原因之一。都说隔代亲,祖辈对孩子一味的纵容,和成长中父母的缺位无形中增加了孩子叛逆的风险。所以尽量不要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父母双方至少要有一个人陪伴孩子。不要责怪祖辈不好好带孩子,他们只有这个能力。

前段时间有个热门***,***里的孩子手持两把菜刀和家人咆哮,拿竹竿的疑似爷爷,一直在说把刀放下。孩子是个留守儿童,原因有可能是家里人把孩子心爱的东西(疑似手机)给弄坏了,孩子生气要求赔钱,大人不赔,导致了这场竹竿和双菜刀的对峙。

(***截图)

其实最好的做法,就是把孩子放在身边。哪怕再苦再难,既然选择生下他,那就应该在生之前就想好了要照顾他、陪伴他。

祖辈只能稍作***帮父母们带孩子,却不应该直接把孩子扔给他们。

1、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势必与父母接触交流甚少,导致孩子情感上的缺失。

2、当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他们“自我中心意识就会很重, 还会伴有任性、 自私、偏执等不良个性。

3、留守儿童的自主、 自理能力和责任感都比较差, 会出现退缩性行为, 常感到孤独而缺乏自信

1、农村里上了年龄的祖辈们文化水平较低,他们缺乏现代家庭教育所要求的素养。所以他们即使世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也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

这个真没有好的办法解决,一个外人说的话人家会听吗?有些老人很固执的,以自己多年的经验作底气觉得自己的方法没有错,坚持自己的习惯。也许让孩子的老师跟这样的老人聊聊会有用,一般他们都认为老师说的是对的。但是遇到好的老师也很难,所以这个问题不好解决,根据实际情况慢慢想办法吧。


这个问题很普遍,几乎农村处处可见。

细想起来确实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快速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但是如果孩子的父母愿意努力,还是有希望改善的。

前提是,我们要意识到,这个问题要通过改变老人去改善解决问题,是几乎不可能的。那么,作为孩子的父母,能做的就是尽量自己来。虽然,在外面打拼很辛苦,但是如果孩子的教育忽视了,那只会得不偿失。所以再累也不要关心孩子的教育。

首先,如果暂时没有条件把孩子接到身边,那么就要经常回家或者打电话,跟孩子多沟通,随时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跟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这是改变的必要条件。

其次,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育儿知识,自己不行就结识一些有能力和经验的,多向人家取经,听取人家的建议,努力行动。

再者,就是要和孩子的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多沟通,多了解情况。老师感受到孩子父母的良苦用心,也会被感染,[_a***_]对孩子就会更关心一些。有什么情况也会及时跟父母沟通。

最后,孩子的教育是大事,而且任重而道远,不要因为自己不擅长,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等等这些理由去逃避,孩子是自己的,你有责任担负起他成长的重担,这需要坚持,你的孩子会因为你的坚持而获得更美好的人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民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