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形答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形答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教育心理学中,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方法是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通过控制和改变变量来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来探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教育心理学中,实验法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学习、教学、行为矫正等方面的心理现象。但是,实验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实验情境与现实情境的差异、实验参与者数量有限等。因此,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还需要结合其他研究方法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研究结果。
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自控力,我们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提高他的自控力,从而提高他的学习。
下面是我对自控力的一些把控做法
以上是对自控能力的一些看法,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一起评论讨论。
我是 class="QIHEIHQc21de41b267f7995 link-at" data-uid="111135***7140" href="***s://***.wukong***/user/?uid=111135***7140" target="_blank" 喜欢的可以点赞关注我,谢谢!
大多数家长都是在逼孩子学习
我们常说,缺啥补啥,自控力差,就补自控力呗。关键是这个问题不是问如何提升自控力,而是问怎样去学习。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绕开提升自控制这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去谈如何学习。
有人说,自控力差的孩子,在学校那种紧张的学习氛围里,会被动养成了很多习惯——每天规律地上课、自习、吃饭和睡觉,目标明确。当它脱离了这种环境后,被动的习惯也随之消失,自控力差的特点会被瞬间放大。其实,这些所谓的规律地上课、自习、吃饭和睡觉的行为还不能称之为习惯,而是对作息制度的遵从。制度一旦消失,行为当然终止。放暑假了,想去按时按点地上课也不可能啊。
提升自控能力之前,不妨先建立学习制度。
谁都知道,提升孩子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远大于传授孩子知识。但是,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渐进式过程,绝非一蹴而就,实现起来谈何容易。我们不妨在帮助孩子提升自控能力之前,先建立规范的学习制度。能够遵守学校里的学习制度,当然也能够遵守家庭里的学习制度。当然,学校里的学习制度具有较强的情境压力(从众压力:周围人对制度的遵从带动自己也跟着遵从),也会得到孩子更多的态度认同(到了年龄就该上学,上学就得遵守纪律是每个人自幼习得的行为准则)。
不可否认,家庭里建立学习制度相对难些,但是,方法得当,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首先,制度的制订要邀请孩子一起参与,甚至把主要决定权让给他。有人可能会担心,哪能由着孩子?他们定制度,不乱套了?没试过怎么知道会乱套?当你把权力交给孩子,他们就会认为得到父母的信任是因为自己有能力,行使权力时也会格外慎重。正常情况下,孩子是不会草率行事的。因为,草率是对自我能力的否定,谁愿意否定自己能?
其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给孩子不断提供自我修正的机会。孩子制订制度难免偏差,这也是父母最担心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进行修正嘛,同样邀请孩子参与,这样,他还能得到一定的锻炼,再恰到好处地对其进行鼓励,积极性会得到进一步调动。
建立学习制度是一个相对高效的办法,提升自控能力是个一劳永逸的选择,两者不排斥,可以双管其下。由于提升自控能力比较困难,在这个问题里不具体阐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形答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形答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22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