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际儿童心理学教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国际儿童心理学教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儿童世界》是中国第一本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杂志,商务印书馆创办,1922年1月创刊,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郑振铎主编。《儿童世界丛刊》是在《儿童世界》杂志基础上,精选杂志优秀作品,印行的一套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内容涵盖神话、故事、***、童话、书信、寓言、日记、小常识等。
《儿童世界》(A CHILD’S WORLD:INFANCY THROUGH ADOLESCENCE)是编写得比较成功的美国大学儿童心理学教材,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教授黛安·E·帕普利(Diane E. Papalia)、职业作家萨莉·W·奥尔兹(Sally Wendkos Olds)合作编写而成。二者的合作使得通常枯燥乏味的心理学教科书具有了文学作品的风格。书中引用了上千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及其他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的研究资料,并对各家理论和当代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儿童心理-陈鹤琴教育思想读本》是2012年4月南京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鹤琴。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儿童心理之研究,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及儿童教育方法。
作者介绍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早年就读于清华学堂,毕业后赴美国留学,接受西方新教育思想濡染。回国后在“南高师”、东南大学任心理学教授。20世纪20年代初,基于对自己长子连续808天的跟踪、观察和系统研究,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等著作。
陈鹤琴。
中国最早开创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陈鹤琴教授。在他之前,国内学者多只是翻译国外的儿童心理著作。而陈鹤琴于1919年留学回国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是中国第一部儿童心理学教科书。他还用日记法对其子从出生到 三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这也是较早的有系统的儿童心理研究工作。
普莱尔是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他对他的孩子从出生起直到三岁,每天做有系统的观察,有时也进行实验,他把这些记录整理出来,写成了一部有名的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第一版,由于这部书的出版,就给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年8月9日-1980年9月16日),瑞士人,是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皮亚杰早年接受生物学的训练,大学时期学习哲学。但他在大学读书时就已经开始对心理学有兴趣,共曾涉猎心理学早期发展的各个学派,如病理心理学、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从1929年到1***5年,皮亚杰在日内瓦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皮亚杰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把弗洛伊德的那种随意、缺乏系统性的临床观察,变为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使日后临床心理学上有长足的发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际儿童心理学教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际儿童心理学教授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23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