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17岁儿童心理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17岁儿童心理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7岁女孩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少女情绪容易波动,而且表现为两极性,即有时心花怒放,阳光灿烂,满脸春风,有时愁眉苦脸,阴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可以用“六月天孩子脸”来形容。
青春期的心理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形成并慢慢趋于成熟的,是一个自然过程。父母要注意尊重与信任孩子,多与孩子交流感情,了解他的心理,协助孩子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充实且有意义。
1、寻求特性
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叛变心思也越来越重,总妄图寻求一种特性的解放,妄图在芸芸众生中彰显自己的不同。这本无可厚非,关键是,她们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别具一格,只要异乎寻常,就不管是否合理。一般来说,咱们看到阳光,会想到期望,可是为了创新联想到死亡,这就让人颇为费解了。这种情况呈现多了,或许是孩子的心思呈现了问题。还有一些孩子的寻求特性,其实便是一种目光渴求症。真实的特性是一种内心上的,不局限于外表,一味寻求自己异乎寻常,也是一种心理问题。
2、郁闷自卑倾向
走进青春期,也就逐渐走进了社会生长期,周围的人、事、环境、氛围都会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女孩子的生长与老练。这时的少女,不再是天真烂漫的小女子,无忧无虑的天然生长期已经逐渐过去。尤其是当她们迈进了中学的大门,集体的生疏、环境的改变,学业的压力,竞赛的氛围,都促进她们在未走入社会之前,就感受到了单独面临人生的体验,这些都会在他们心里掀起巨大的波澜,这些因素在促其生长、老练的同时,也会使有些女孩子产生郁闷、自卑的倾向。尤其是那些含蓄内敛的女孩子,更容易产生这种心思。她们因缺少友伴而自卑,因学习不出色而自卑,因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而自卑。这样的女孩子,在教师面前是乖乖女,但在家里或许简单耍小脾气,闹小性质,让人感到喜怒无常。这也是青春期的一种体现。
3、对异性的显着重视
对异性地显着重视是少男少女在青春期里一个清楚明了,也正常不过的体现。正如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里所说的“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这是普遍的,再合理不过的工作。可咱们许多家长和教师却将女孩子对男明星的思慕,对男孩子的好感视作是洪水猛兽、认为这种心思惭愧可耻,从而***纳不妥或过激的处理方式。
4、不能习惯环境
女孩子都喜欢有安全感,因此不喜爱环境发生改变。可是一般来说,一旦环境发生改变,也能够自觉去调整。***如女孩不能迅速习惯改变的环境,这也是心思有问题的一种表征。心思不健康的人,由于不能习惯环境,往往***纳躲避现实的方法。但躲避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能是自我***。久而久之,还会发展成病态。爸爸妈妈要及早辨别并加以改正。
17岁女孩的心理就是社会意识已经接近成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社会现实问题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会非常渴望独立的空间,自我意识加强,感觉自己长大了,对成年人说的东西开始质疑,不太相信。
应该算作青年。人到了17周岁,是人生最关键的阶段,因为到了17周岁,将要告别少年,进入青年的阶段,在17周岁应该是青年和少年的交汇时期,这时候将要进入成年人,身体和心理发育都即将成熟,这个阶段也是学习的最关键阶段,将要进入高中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黄金年龄。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23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