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书籍解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书籍解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毕淑敏是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著名心理咨询师。北京作家协会副***,北师大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
简介:很多时候,父母是会伤人的,家庭是会伤人的。一个孩子,即使在最慈爱的父母那里长大,他的内心也会留有很多创伤。没有经历过处理的哀伤,会一直潜伏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长者知性的指引,毕淑敏以从业十余年的心理咨询师身份,写下《你可知自己是谁》,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呵护与陪伴,引令众多青少年读者告别无助与茫然,学习理解他人,充实自己,从容应对成长中的心理危机。
这本书是给孩子的第一本心理自助手册,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科学工具,引导孩子们理解与学习爱的艺术,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与趣味性。
我读过这本书,感觉毕淑敏就像个身边的朋友,温柔却洞察一切,书里讲了很多游戏,用做游戏的方式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而且对每一个案例分析,都是用给孩子说话的口吻,文字质朴,细致,耐心,充满智慧和温情。
不只孩子,大人可以一起读,一起做游戏,引导孩子对人生的思考和生活的态度。很适合学生读。
1. 《儿童心理学》(第 7 版):这本书涵盖了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认知、情感、社会发展等,可以帮助你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常见问题。
2. 《儿童心理治疗技术》:介绍了各种儿童心理治疗方法和技术,对于实践操作有很大的帮助。
3. 《游戏与儿童发展》:游戏是儿童成长中重要的活动,这本书深入探讨了游戏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
4. 《儿童行为问题的诊断与治疗》:针对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和策略。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科学的心理学科做基础,就要学习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费力不会讨好的。
什么身体语言;
什么微表情;
什么舞动疗法;
什么家庭系统排列………………
玄玄虚虚的、亦真亦幻的………………
有些人,宁愿花钱学这些神神秘秘的东西,也不愿花钱学正规的心理学教材。
不免让人觉得,存在投机心理、想一鸣惊人、让想别人刮目相看、或是窥探别人的心理………………
美好的事情,的确会发生,但是,必须种下正确的***。
我们心理学专业里有一本书叫《深层心理学》。
非心理学专业的人看书名一般不会去读这本书,其实该书讲了表情,动作,神态等,非常细致地划分了每个细节所代表的人的心理。除了没有语言,因为撒谎太容易了,语言的可信度没有身体动作那么高。
节选该书中的一段供参考,看看是不是你想要的。
(1) 喜欢把玩头发的僻好,表示富于神经质,对任何事都特别敏感。
(2) 一边讲话,一边把弄头发的女孩,较为任性。
(3) 拉耳朵的僻好,表现出他想打断对方话题的欲求。
(4) 具有咬铅笔、咬指甲僻好的男性,表示在那方面尚未成熟。
(5) 喜欢用手掩嘴的人,个性内向,并且较为随和。
(6) 讲话时,以手掩嘴的女性,具有想吸引对方的意图。
(7) 脸部抽搐、不停眨眼,以及皱眉的人,即表示他内心的欲求不满。
(8) 一个自信十足的人,经常出现抚摸脸孔的僻好,表示发现了自己的弱点,而唯恐他人揭穿它。
(9) 以双手托下巴的僻好,表示有掩饰弱点的意图。
(10) 不停地抖动身体,表现出内心的焦虑感与极度的不安,而想藉以解除紧张不安的心情。
(11) 不断抬脚又放下,放下又抬脚的僻好,表示心理不稳定。
(12) 如果女孩表现出与(11)相同的僻好,表示她对男性极为关心。
市面上[_a***_]的关于心理学识慌,FBI,读心之类的书多到让人根本来不及分辨和选择,很多书都有雷同的倾向。我也没有全部看过。
尽管分化出那么多作品,但其源头和基础还是这本《深层心理学》,推荐一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书籍解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书籍解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24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