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公立幼儿园教育脱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公立幼儿园教育脱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多少年才出一个诺贝尔奖得主?为什么大奖都被西方国家的学者囊括了?这个问题值得反思。
首先,幼儿园的教育是有一定发展模式的,受婴幼儿的发展曲线影响。这时期的孩子,身体机能才逐渐发育完善,只能够进行基本的生活行为。孩子的手腕力量较小,提前握笔写字对手腕有一定损伤。应该是让孩子适量进行户外活动,增强身体机能,而不是坐在教室里去学习。其次,孩子正处于对一切事物好奇的年龄,他们习惯从玩中、观察中感受事物,学习新东西。让他们玩,是顺应孩子的天性和发展规律,对孩子的身心都是有益的。孩子在玩中才能解放天性,才能提升观察事物的能力,才能有创新思维的萌芽。一味的学死知识,培养的是一个模子打造出来的人,只会死学习,缺乏创新意识。少年强则国强,没有创新意识少年怎样强大,国强的概念更无从说起。第三,这么小的孩子的注意力非常有限,大概15到20分钟。让孩子一堂课45分钟坐下来去学习知识,不科学也不现实。孩子小学化的学习行为,无疑是揠苗助长,违背了孩子的发展规律。
幼儿园教育没什么要小学化呢?
既然幼儿园称之为幼儿园,而不是小学园,说明幼儿就是幼儿,幼儿有幼儿的学习方式方法,不能学习小学的内容。
本身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就过的比较丰富多彩,比较自由,为什么要把幼儿三年的快乐时光变的小学化呢?
小学化其实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并没有多少好处。其一,容易让孩子养成骄傲自满,不认真听课的坏习惯。孩子刚上一年级,最主要的是要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上课的时候就一定要认真听讲,如果在幼儿园接受了小学化的内容,那么孩子在上一年级之后发现,老师讲的知识他都学过了,那么对于他来说就没有新鲜感,没有挑战,所以他就容易养成不认真听讲的坏习惯。
其二,一年级的知识相对于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孩子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一年级的时候还是能跟得上的。所以说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根本没有必要进行小学化教育。
其三,如果让幼儿在幼儿园接受小学化教育,那么幼儿的心理就会发生变化,就会提前接受到一年级的压力,接受能力强的幼儿还是比较好的,接受能力弱的幼儿容易导致幼儿连幼儿园都不想上,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
现在教育局都是明文规定幼儿园禁止小学化内容,幼儿在什么样的年龄就要上什么样的学,就要做什么样的事,3到6岁是幼儿上幼儿园的年龄段,那么幼儿还是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比较好!
其实孩子要进行小学化的内容都是家长要求的,家长想让孩子提前接受小学化教育,恐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会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归根结底都是家长为了面子来要求幼儿这么做,那么会对幼儿的心理上造成压力,家长这么做,简直就是在拔苗助长,所以为了幼儿能度过。开心快乐的幼儿园生活,幼儿园还是不要进行小学化的好。
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就开始比了,在媒体上看到,每年的八月份,很多孕妇都提前剖腹产。有的孩子预产期是9月、10月,也要剖腹。为什么呢?让孩子赶在9月1号前出生,好让孩子早上学。晚出生的话,就要晚将近一年,那不就落后了吗?
幼儿3、4岁就开始学拼音,认字,天天写作业。欢乐的童年就伴随着每天的功课。因为家长都这么做。你想啊大家都提前教育了,你不让孩子提前教育,孩子就比别人少学了,孩子的明天就可能比不上别人了。这个时代教育就这样发展,孩子这也得学,那也得学。很多孩子失去了应该有幻想的年龄,失去了充满好奇的年龄,失去了创造美妙梦想的年龄。
幼儿园的孩子的大脑的发育水平没有达到认字的阶段,就开始认字。除了极少数的超长儿童能达到,这些超长儿童不超过3%了。但是爸爸妈妈们,都发现并且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超儿童。
我认为过早的教育如果孩子能适应,孩子能学的开心,也有时间玩,那也无可厚非。如果孩子智力一般,学习很吃力,那就是灾难性的开始,就是麻烦的开始。是不是啊?孩子天不亮了,你就把它给拽起来了,学字、学英语,或是晚上学到很晚,这能行么?他跟不上他听不懂的肯定要犯错误的,你再教再学,再吃力的学会,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了。虽然死记硬背能会了,但是对他的后期发展很不利,知识都是死记硬背的,而不是理解掌握的,那他以后的学习也会是死记硬背。
孩子应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应该有一个充满梦想、充满美妙的童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公立幼儿园教育脱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公立幼儿园教育脱节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24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