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学阶段儿童心理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小学阶段儿童心理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
前运算阶段2~7岁的儿童处于该阶段,这时儿童开始学习并能够运用符号对事物进行表征,发展出了某些代表性的系统,比如用特定的字眼来代表人、地点或***。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人格品质分别是:
(1)婴儿前期(0-1.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2)婴儿后期(1.5-3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3)幼儿期(3-6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16岁是花一样的年纪也是,青春期的孩子也就是青少年,也正处于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等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需要面临学校、家庭、人际交往等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可能会出现多种心理问题,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可以引发不同的症状:
1、学习压力:青春期阶段随着学校各种课程的增多,常会导致青少年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大,进而可能会引起烦躁、焦虑、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等症状;
2、生理压力:青春期是性发育的重要时期,青少年可能会因为自身的性器官的逐渐发育而产生自卑心理,进而会逐渐表现为不言苟笑、抑郁寡欢,甚至是自暴自弃等症状;
3、情感冲动:青春期也叫作叛逆期,多数青少年会表现为上课不注意听讲、厌学、暴力冲动情绪,强烈要求自己做主、竭力想要摆脱家长的管束等症状;
4、情感抑郁:青少年还可能因为各种外界压力而产生抑郁症,一般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冷漠、食欲不振、喜欢独处、全身乏力,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5、人际关系:青春期孩子心理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独立意识开始增强,内心会向往自己开始在社会中交际、发展关系,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成就感。往往在人际关系处理上比较差的青少年,通常会比较自卑、敏感,对于外界的评价非常在意。这些人际交往关系比较差的人心理承受的压力随着时间会越来越大,甚至可能发展为抑郁症。
家属应该更加关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育与心理建设,发现异常后可以及时与孩子进行交流,若已经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症状
16歲的小孩兒心裡有點兒像叛逆似的,就是說父母可能是讓他這樣吧,他非得要那樣去做,他我會很不聽話,但是做父母的吧,一定要有耐心的那種,就是什麼花要好好的跟他說 就是說無論做任何事情,也都是為了他好,要讓他知道 父母為她嗎一定要有耐心,很有耐心地跟他倆講,要告訴他,就是說無論做什麼事情,也都是為了他好,哪個當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 不會讓他去做一些對自己不好的事情,完了讓他自己多看一看,就是說這方面的書 對,他就會有很好的幫助
所谓“高原期”,是指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某个阶段,产生学习效率低,学习进步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的现象,心理上转入低潮状态,表现出焦虑、厌倦、烦躁等情绪反应。
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发现问题,并且告诉孩子在长时间、高强度、大压力的学习冲刺后,效率下降是非常正常的,也是高三学生常见的状况,只要在生理和心理上稍作调整,适当休息,放松心情,这个“高原期”现象就会很快过去。
同时,还可以让孩子向老师请教,询问学习方法和思维策略是否需要调整,这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学阶段儿童心理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学阶段儿童心理学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2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