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小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小学儿童的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学儿童心理学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学前儿童心理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有什么推荐给小学生的心理学的书籍?
  2. 个人档案中不满18周岁是学龄前儿童吗?
  3. 儿童时期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常见问题?

什么推荐小学生心理学书籍

推荐一本——《你可知自己是谁:给孩子的本心理自助手册》。

这是心理咨询毕淑敏心理学经典代表作之一。

小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小学儿童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毕淑敏是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著名心理咨询师北京作家协会副***,北师大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

简介:很多时候父母是会伤人的,家庭是会伤人的。一个孩子,即使在最慈爱的父母那里长大,他的内心也会留有很多创伤。没有经历过处理的哀伤,会一直潜伏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长者知性的指引,毕淑敏以从业十余年的心理咨询师身份,写下《你可知自己是谁》,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呵护与陪伴,引令众多青少年读者告别无助与茫然,学习理解他人,充实自己,从容应对成长中的心理危机。

本书是给孩子的第一本心理自助手册,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科学工具,引导孩子们理解与学习爱的艺术,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与趣味性。

小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小学儿童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读过这本书,感觉毕淑敏就像个身边的朋友,温柔却洞察一切,书里讲了很多游戏,用做游戏的方式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而且对每一个案例分析,都是用给孩子说话的口吻,文字质朴,细致,耐心,充满智慧和温情。

不只孩子,大人可以一起读,一起做游戏,引导孩子对人生的思考和生活的态度。很适合学生读。




个人档案中不满18周岁学龄前儿童吗?

在儿童心理学里,儿童的年龄段很长,从初生至十七八岁都属于儿童,而且根据心理发展特点,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乳儿期(初生至1岁)、婴儿期(1至3岁)、学前期或幼儿期(3至6岁)、学龄初期(6至12岁),学龄中期或少年期(12至15岁)、学龄晚期或青年期(15至18岁)。 儿童文学里将儿童划分为五个年龄阶段: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6-12岁),少年期(12-15岁),少年后期(15-18岁)。 某关于拐卖儿童的儿童年龄问题说:关于婴儿、幼儿、儿童的年龄划分,应以不满一岁的为婴儿,一岁以上不满六岁的为幼儿,六岁以上不满十四岁的为儿童。

儿童时期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常见问题?

我们现在对儿童的年龄定义是六到十四岁称为儿童。那么在这八年里,其实是需要分阶段去看到他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以及常见的情绪行为问题的。

小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小学儿童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结合我的临床实践以及平时接触的青少年儿童,我倾向于把六到十四岁这样划分;六到十岁为一个阶段,十岁到十四岁为一个阶段。

六到十岁的孩子,在小学里面是处于低年级这个时候的孩子依然对父母会有较多的依赖,同时服从父母的管教以及权威认为父母是全知全能的

但是这个时候他们也慢慢的把自己的精力放到了同伴群体身上,并且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了这个时候对他们影响越来越大的一个因素

那在这个年龄阶段,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对孩子学习习惯培养,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

一般来说,在这个年龄阶段,爆发心理问题的比率还是比较少的。但如果这个阶段[_a***_]没有跟上,对孩子的培养不到位,那么就容易在后面十到14岁,也就是接下来要谈到的青春前期爆发问题

那么孩子到了十到十四岁,因为现在的营养条件都好,所以很多孩子其实已经开始身体加速发育,在十岁左右,有的孩子都已经会跟成人个子一样高了。

但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在心理上有一种已经长大的感觉,但是从社会经验生活知识上却非常的欠缺。加之青春期体内激素急剧发育,所以导致他们的情绪波动很大,为了彰显独立而跟父母故意对着干,不再像十岁以前那么服从管教。

与此同时,他们开始出现文化反哺的情况。由于现在接触互联网信息非常的容易,他们获取信息的来源要远比几十年前我们多得多。

所以这个时候也许很多东西他们知道了解,但是父母还依然不知道。那么也就会导致父母从神坛的位置上走下来,他们不再认为父母是唯一的权威,也更加敢于挑战父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学前儿童心理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学前儿童心理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