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的总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的总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实际上就是温水煮青蛙的意思,一开始就用热水青蛙会马上跳出来,但是用冷水慢慢煮的话它就会放松警惕最终煮熟。这个现象告诉人们突发***会引发人们的警觉,而致人死地的往往是出其不意。
2、鳄鱼法则
鳄鱼法则指的是当不小心被鳄鱼咬中腿,最明智的办法不是挣扎,而且放弃,这样才能及时止损,虽然失去了一条腿好歹留下了命。
3、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指的是在工作中,每个员工更加倾向于晋升到不能胜任的地位。″这就是著名的彼得原理,是关于层级组织最精辟的论述之一。
4、刺猬法则
刺猬因为寒冷想要抱在一起取暖,但是因为身上都有尖刺不得不离开,在更冷的时候又开始拥抱,最终找到一个既可以取暖又可以不刺伤自己的办法。这一法则主要指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心理距离效应”
5、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指的是当一个人拥有一只手表,他可以清晰知道现在是几点,但是当他有两只手表时,他就会犯迷糊,甚至失去更多的信心。
1、贝尔纳效应
即兴趣过于广泛、思维过于发散,对精细、深入的创造是非常不利的。后人就将这种现象称为贝尔纳效应。
2、瓦伦达效应
心理学家把这种为了达到一种目的总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命名为"瓦伦达心态"。
3、墨菲定律
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可分为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几种基本的研究方法楼上答的很对啦。
观察法: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很系统、有计划地观察,从中发现信息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分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调查法:按照一定的目的和***,间接德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依据教育实践多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
各研究方法之间不是孤立的。在一次具体的教育研究中,往往综合使用。
奥地利生态学家康罗德·洛伦兹提出。关键期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康罗德·洛伦兹(1937)提出来的。洛伦兹在观察鸟类的自然习性时,发现新孵出的雏鸟,如鸡和鹅,会在出生后的很短时间内学会追逐自己的同类或非同类物种,之后它们将无法再学习这种行为或印刻自己的母亲,而且这个时期很短。所以被称为人类的关键期,又称最佳期、敏感期、临界期、转折期。洛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学家、习性学创始人之一,开始了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对鸟类行为的研究作出了独***献,并提出了动物本能行为的固定行为模式和动物学习的“印记”等概念。
最佳发展期基本上等同于发展关键期。第一发展关键期是婴幼儿期。第二发展关键期是
少年期。并不是由具体哪个人提出来的。是心理学家们的总结。
“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因材施教,针对个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概念。”
心理学最佳发展期是由心理学家们总结出来的。
儿童心理发展最佳期是指有机体早期生命中一个很短暂的对某种***特别敏感的时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对之影响很小或无影响。斯波尔丁 1873 年发现刚孵出的小鸡会追随最初见到的能活动的生物,而不管是否同类。奥地利生态学家洛伦兹 1937 年在研究小鸭、小鹅等动物习性中也发现了类似现象,并称之为“印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的总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的总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26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