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表扬儿童心理学的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表扬儿童心理学的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原美国总统林肯说的好:“***都喜欢被赞美,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表扬”。
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赞美表扬,会让他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愉悦的成就感,从而获得足够的自信,获得更好的发展。作为老师,当学生做的正确或有一定长进时,应及时给予赞扬和鼓励,应肯定他们的成功和成绩。我是60后,小学的时候"学雷锋做好人好事"蔚然成风,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是每位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求进步正能量的行为,实属正常,也是孩子们健康的心理夙求。
当然亦有个别孩子再在乎老师的表扬,我班和其他班级就有同学拿自己的过年压岁钱、零花钱,甚至偷拿自己父母的钱上交给老师,自称是在上下学路上拾到的。还有更加离奇夸张的是隔壁二(1)班两位男学生自己用粉笔书写***标语报告给班主任,待民警参予侦查两人笔迹后,二人才感到害怕,老老实实坦白交待,因年纪小,警方没有再追究,清楚地记得,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将二位小家伙的红小兵胸牌摘下收回,"小坏蛋"的称谓调侃他俩一生……
别说小学了,就是初中高中大学,成人参加工作了,也一样喜欢别人表扬,因为表扬是一种肯定自己做事情做好的一种提现,***都想表现好,得到别人的赞美,心情也很好,做事情也更快乐!
渴望得到老师表扬其实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1:有自卑心理,不自信,希望通过老师表扬得到认同。
2:满足感,自己做了一件事,希望得到认同,得到大众认可。
3:自我激励,通过老师表扬来给自己能够坚持持续做的动力!总之,得到老师表扬是一件好事,但不能为了得到表扬而刻意去做。目的要经得起考验
小学的时候都想被老师夸奖表扬,我感觉幼小的心灵很脆弱,需要老师的爱抚,适当的表扬能让孩子更爱学更优秀!教育界的明人都支持老师应该智慧的表扬孩子们,一个孩子的未来和小时候遇到的老师,和有没有责任的家长有很大的关系,奖和罚要分明!
孩子可以经常夸,但要看怎么夸。
曾有妈妈常对孩子说“你是最棒的!”导致孩子入学后发现常常在各方面都不是第一而无法接受事实。还有家长逼孩子听话,然后夸孩子乖、听话,使孩子无条件服从,变得没有主见或习惯放弃自己的利益。夸孩子不可盲目,三观要正。
夸孩子重要的是夸行为和能力,而不是结果或不可改变的先天因素。不夸孩子聪明,漂亮。即使成人,夸她服饰搭配好,妆化得好,比夸她漂亮有效多了。
孩子出现某一好行为,不要简单夸他懂事、孝顺、勇敢、分享,而是说“你能主动…,说明你…”给孩子的行为定义,他就会知道某一行为的意义,因为家长表扬肯定而坚持这种行为。如“你能把地上的玩具收拾好,真是个爱整洁干净的孩子。”
孩子考高分,不夸“你真聪明!你真棒!”而是夸“哇!这么高的分数!努力认真学习,马上见到效果了!”夸孩子的行为,孩子才知道好的行为有好的结果。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各种能力也在发展。夸孩子的能力,孩子也会做得更好。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学会了夸儿子。儿子咿咿呀呀还不会说话时,把棒棒糖说成罢罢拔,我惊呼“我儿子会说话了!”他很高兴,更乐于咿呀个不停,他比同龄人说话早,说得好。我还夸他尿裤子会自己换,会自己上厕所,会自己穿衣服鞋子,画的怪兽可怕…同一行为第二次就赞许地点点头,夸一句“不错!”再后来就只点头肯定,平常化。现在看来儿子被夸得似乎没什么不妥,活泼自信但不盲目自大,也能接受失败。
夸孩子,本质上就是看到并让孩子知道你看到了他的进步和闪光点。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特别是在自己亲近、喜爱、崇拜的长者面前。
在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有一篇说只给孩子只设记功薄,不设记过薄,就是強化孩子的好行为,淡化不好行为,使孩子朝着家长希望的方向发展。即使没有形式上的记功薄,家长在心里也应该有本记功薄。
夸,只是感情上心理上的接受、肯定和喜悦,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尽量不要使用物质奖励,以免孩子把物质奖励当成了外驱力,从而丧失了内驱力。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26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