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家庭方面 > 正文

丧偶式家庭教育儿童-丧偶式家庭教育解决办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丧偶家庭教育儿童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丧偶式家庭育儿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什么是“丧偶式”育儿教育?
  2. 谁能解释“丧偶式”和“诈尸式”育儿的区别?
  3. 有些家庭会出现“丧偶式或诈尸式育儿”的现象,对此你怎么看?

什么是“丧偶式”育儿教育

说起“丧偶式”育儿,可能很多人还比较疑惑,“丧偶”一般指的是夫妻双方,有一方逝去的意思。从表面上的文字意思来分析,可能很多人觉得“丧偶式”育儿,指的是父母双方仅一人对孩子的教育。其实意思都差不多,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丧偶式”育儿,指的是父母双方健在的育儿教育。

“丧偶式”育儿,其主要的根源,却是和父亲有着精密关系,都说父爱如山,但是真正做到父爱如山的却没有几个。很多人对父爱如山的解析,都在于生活中物质上的需求,母爱如蜜就是关爱和体贴,这也就形成了女主内、男主外的社会现象。而对于如今社会来说,妈妈是女强人,爸爸则是生活的蛀虫。在孩子的眼里,爸爸实际上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这便是“丧偶式”育儿的趋势和形成。

丧偶式家庭教育儿童-丧偶式家庭教育解决办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二胎时代》这部育儿大片中,其内部的剧情特别贴合于现代育儿难题。尤其是剧中女二号杜鹃的家庭更为典故。女二号杜鹃是一个嫁入豪门的***,家里面有专门的育儿嫂照顾孩子,作为***她每天坐着甩手掌柜,逛街做美容,出入各大奢侈地消费。可是物质上再多的消费,也填补不了内心的空虚,每天的清闲倒也失去了生活原本的色彩

当杜鹃迎来二胎女儿的降生之后,母性***的杜鹃,才真正地找到了生活的充实和意义。虽然和大儿子一些隔阂,不过最终也都被杜鹃的细心和陪伴化解。最让人辛酸和落泪的剧情,就是杜鹃和她老公吵架,杜鹃被推倒在地的一幕。杜鹃在伤心之余,她的大儿子体现了“小男子汉”的气概,霸气责怪爸爸欺负妈妈的行为

至今对杜鹃儿子的几句责备话还历历在目,第一句“你为什么推我妈妈,你是最坏的爸爸”,第二句:“你每天什么都不用干,回到家就知道做自己的事情,而妈妈每天接送我上下学,还要照顾妹妹,她有多辛苦你知不知道”当时就被两句话感动又辛酸到了,感动孩子霸气护母,辛酸孩子对父亲的隔阂实在是太深了

丧偶式家庭教育儿童-丧偶式家庭教育解决办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杜鹃解释爸爸忙是为了创造更好条件,要儿子给爸爸道歉时,孩子说“别人爸爸都陪着打篮球,而我每次都只能看着”。其实从简单的一次争执和责备中,可以看出在孩子的内心当中,他们需要的不是物质上有多丰富的提供,而是爸爸妈妈的陪伴。

这个词很难听对不对,“丧偶式”育儿指的就是,另一半明明活着,但是在育儿这件事上,和已经丧命也差不多了。

在妈妈群里,一讨论到婆媳矛盾和对老公的怨言,大家就有说不完的话,大家纷纷表示,老公是家里最大的累赘。

丧偶式家庭教育儿童-丧偶式家庭教育解决办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刚生产后,伤口疼得不行,还得半夜爬起来喂奶。但是身旁的老公却在一旁玩游戏宝宝拉大便了,想让老公帮忙换下尿不湿,洗下屁屁,老公早已在一旁鼾声如雷。就更别提期待老公关注到更多哺乳期妈妈的需要了。这期间老公就像***人一样,所以被称为“丧偶式育儿”。

这种现象非常常见。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女性进入家长角色更早。母亲经历十月怀胎,之前对成为母亲这件事就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受。所以生产后能快速进入这个角色。而父亲很多却是从孩子出生那刻,才突然感受到,我有孩子了,我成了一个爸爸了。但是相比起已经很熟练的妈妈,爸爸作为家长的育儿能力,肯定是相形见绌的。

2.中国传统男性原很多就是以被照顾者的身份长大,即使是婚后,内心也还住着一个孩子。对育儿相对会不够有耐心有兴趣

一种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度严重缺失的现象。大多数母亲非常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教育,心理健康,但父亲可能参与程度非常低,把孩子的家庭教育一股脑推给妈妈,整个环境家庭非常不健康

“丧偶式”育儿一般就指养育和教育孩子基本由母亲单方在管教,丈夫一方从来不关心孩子的成长发展,对孩子的养育和教育问题不闻不问,父亲在整个过程中处于“无我无关,我不知道,不要找我”的状态。

这种方式容易让孩子缺失父爱,缺乏安全感自信心,以及在长大后亲子关系疏远,出现“难管教”的局面。

同时,对母亲而言也是巨大的伤害和挑战,本来带孩子既是体力活,也是脑力活,还要考验妈妈的耐心与情绪的管控,轻则脾气暴躁,重则过度抑郁,对整个家庭来说都很不好,还会影响夫妻关系。

谢谢邀请!

“丧偶式”就是指夫妻当中的一方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席,生活中大部分是爸爸缺席比较为严重,有的只给足金钱,有的什么都不管各种情况,孩子的吃、喝、玩、乐全由妈妈承担。

我带大宝时候完全体验到这种生活,真的弄得身心疲惫,感觉老公就是可有可无的,我已经把他放到生活的边缘,还是从头说起吧。

生大宝前,我们是各上各的班,各住各的,各玩各的,也没有什么矛盾,要生大宝的前一个月才和老公住在一起。生了大宝,我的生活完全发生了变化,每天都要照顾孩子的生活,但老公一点变化没有,还是一样的上班,下班有空就打游戏,孩子哭闹也不管,打着游戏怎么叫他他都不动,为这事不知道都吵了多少次,做月子期间我心就死了,做完月子我就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回娘家休息一段时间后,产***结束该回去上班,我就带着老弱多病的妈妈回公司上班,上班的日子也还过得好,有自己的妈妈和可爱的宝贝陪着吧,虽然每天都很累,但是看着妈妈和宝贝孩子我就很开心啦,也没把老公放在心上。

突然的一个日子,老公说他胃疼,要去做手术,需要我给他点钱,我就把当初他对种种不好说给他听,让他找他家人要钱去。因为我觉得虽然他真的有困难,可是想想当初我需要他及他家人帮忙时他的态度,所以我就直接打电话给我婆婆告诉她情况,婆婆还叫我带着孩子去看看我老公,我就装作没听见,也没去看他。经过这事后,婆家对我也有想法,老公可能也死心了,我是看开了,随他们的,反正我的生活没有他们一切都很好,但谁也没说什么,就这样平静的生活着。

到大宝一岁多的时候,由于公司的变故,我也想好好休息陪陪父母和孩子就辞职了。回娘家一段时间后,和老公住到了一起,我想看看老公的态度,看看还能不能生活下去。所以我就当起了全职太太,每天就带带孩子,伸手问老公要生活费,期间也闹了不少,但是老公慢慢的改变了他的不良习惯,有空的时候就和孩子玩或者分担家务

看着老公的改变,我也很高兴,其实原来的种种不好都是因为沟通不好造成的。男人也需要被关心,需要学习,不是一开始就会带孩子,就会主动分担家务,这些生活琐事都需要学习,共同成长。

现在有了二宝,我们在家里都是相互帮忙,这样我感觉全职在家带孩子也没那么累,看着两孩子健康成长我真的很开心。

谁能解释“丧偶式”和“诈尸式”育儿的区别?

个人是这么认为的,“诈尸式”是这样的,打个比方,孩子他爸在躺着看手机,一直一直在躺着,像个尸体一样,没有动静,孩子他妈在管孩子,忽然他爸可能耳朵能听见了,身体能动了,就像诈尸了一样,起来了,说他妈这样管不对,嘚吧嘚,嘚吧嘚的一顿说,这个是我理解的诈尸式育儿。

“丧偶式”,我觉得可能会严重一些,就是父母一方在管孩子,另外一方基本不管,像不存在了一样。有什么特殊情况,也是这父亲或者母亲一方的亲属来帮忙,这是我认为的丧偶式。

什么是丧偶式育儿?

丧偶式育儿,它是一种现象,指有的爸爸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却唯独在孩子的教育中缺席了。也就是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爸爸的参与感弱。

那什么是诈尸式育儿?

具体是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经常缺位,却又偶尔在某些看不惯的事情上指责孩子和妈妈。但在不了解前因后果的情况下,这种武断的指责会给孩子和妈妈都带来更大伤害。

丧偶式育儿大多发生在孩子0~2岁时,这时候,宝爸一般都是“死”着的,虽然一个人累了些,但至少没人束手束脚。

伴随孩子长大,有了交流,“诈尸式”的育儿家长就出现了,大多数是爸爸自认为已经掌握了某些先进的育儿理念,插手到对孩子的教育里,与宝妈产生观念冲突,造成山有二虎,各不相容的场面,使得带娃之路更为艰难。

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丧偶式育儿”导致“父爱缺失”,而是“父爱缺失”导致“丧偶式育儿”,并且互相循环、互为因果。“因为我对孩子没什么太大的爱的感觉,除了意识层面知道这是我的孩子,我有责任养育TA。我对于接触这个生物有些手脚无措,而且常常会被批评说我做得不好。所以***脆负责挣钱养家就好了,我爸爸也是那么干的。带孩子是你们[_a***_]的事。”于是爸爸跟孩子不亲,爸爸也不会有那种像妈妈一样,即便再有什么事情都会牵挂孩子的心情,于是,越不亲越不带,越不带越不亲。

所以,不管是“丧偶式育儿”还是“诈尸式育儿”,除了简单的指责批判出口恶气,其实我们还可以想办法去改善这种情况。当然,这个过程很难,而且对妈妈们真是有些不公平,既要照顾好自己、还要照顾好孩子,这还不够,还得帮着老公去学习和老公一起改变,去慢慢学会如何共同携手育儿。所以,如果作为妈妈的你,现在真的很委屈很愤怒,那就继续想办法出出气吧!但如果你已经想到要改变了,那么就需要去做更多的事情。


让我用一个事例解释一下。

丧偶式育儿:在孩子六岁前,孩她爸常驻外地,两三个月才回家一次。她爸又属于不太主动型,父女俩很是生疏,还不如钢琴课的男老师熟悉。在女儿心里,爸爸完全没有存在感,是为“丧偶式育儿”。

诈尸式育儿:孩子上小学前,爸爸调回了帝都,三口人终于每天生活在一起了。可是,小时候没有建立起亲密关系,真的很难弥补回来。爸爸因为没有陪过她的“小时候”,对女儿不了解,对她的现在经常常是束手无策。女儿跟她爸玩了几次后,表示“我跟我爸玩不到一块去”。

光无策也就不要紧,可以慢慢熟悉嘛。可人家虽然和孩子“不熟”,偏偏喜欢过一把“家长瘾”。女儿吃着饭,他突然来一句:“好好坐着!”女儿看绘本,又突然来一句:“这么大了怎么还看图画书?”

平时就在沙发上“躺尸”,从不陪伴,却又喜欢时不时“诈尸”一样蹦出来给孩子“立规矩”,是为“诈尸式育儿”。

爸爸是个奇怪的物种,要么把孩子宠上天,要么把自己坐成山。

有些家庭会出现“丧偶式或诈尸式育儿”的现象,对此你怎么看?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的是男主外,女主内,当然现在世界变化快,但不管怎么变化,总要有一方主事的,另一方呢,就应该全身心地配合。

但大多数老公是没那个耐心陪孩子的,他们自己都是一群没长大的孩子,借着加班的由头,躲在单位里玩游戏,打着应酬的幌子,和狐朋狗友一起谈天喝酒吹牛皮。

在《奇葩说》第三季中傅首尔曾炮轰过“诈尸”爸爸:“有些爸爸,真的是素质很差。不陪孩子就算了,最可恨的是,你含辛茹苦,爸爸们经常跳出来打劫。(图片来源网络)

我的儿子写作文说,我的妈妈很烦,戴个眼睛,整天忙,不知道忙啥,还喜欢逼我学习。我的爸爸就非常好,工作努力不回家,从来都不骂我。是啊,家都不回,怎么骂?”

这就是“诈尸式育儿”。

诈尸式育儿,最大的特点就是爸爸是个猪队友的存在,平常缺席孩子的生活已是常态,但却时不时还要冒个泡,出来指责一下妈妈的教育方式,安慰一下被严格要求的孩子,***装是一个称职的爸爸。

(图片来源网络)

孩子在童年时期没有明确的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在妈妈的管教下再苦再累也忍受着按部就班地完成该完成的任务,就因为男人们的一句话,孩子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找到了大靠山,又撒娇又耍赖地,让老母亲的一切努力瞬间付之东流。

这短暂的诈尸,就好像是一副猛烈地泻药,随你前面积累了多少,转瞬间就顺着马桶不知道到哪个角落去了!

久而久之,就在孩子心中形成妈妈很凶,爸爸很好的心态,并且严重点甚至会开始排斥妈妈的教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丧偶式家庭教育儿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丧偶式家庭教育儿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