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儿童心理学性善论-《儿童性格心理学》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性善论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性善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心理学的鼻祖是谁?
  2. 人性哲学原理?
  3. 性格决定将来成长,孩子的“性格养成期”,父母该如何做?

心理学的鼻祖是谁?

心理学界公认的开山鼻祖叫冯特德国人。1879年,他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系创办了心理学实验室。在他之前也有一些心理学家进行过实验研究,但这一***被国际心理学界视为现代心理学的开端。 把心理学当做科学来看待,这是冯特最大的贡献,也是心理学能够正式上台面,被大家广为熟知的基础。因此,冯特都被大家看做是心理学的鼻祖,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但是我相信有很多人会选择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特别巨大,精神分析只是心理学里的一大流派,现在学习心理学基本上绕不过弗洛伊德,所以在社会上也有很多人把弗洛伊德认为是心理学的鼻祖。

儿童心理学性善论-《儿童性格心理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先秦诸子有过关于“性善”和“性恶”的论述(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还有孔子的人生毕身发展观:“十又五而致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宋明理学和心学论述过“心”与“理”。故有人说:“心理学的第一故乡是中国(莫尔菲语)。”

人性哲学原理?

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通常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或学说。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即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恶论等学说,而将其整合到一起即完整了,四种学说终极目标全是促进和谐,人性在自然属性中本无善恶,犹如白纸;人性在社会属性中逐渐形成善恶一体两面,性善论乃人性优点,性恶论乃人性缺点。

儿童心理学性善论-《儿童性格心理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性格决定将来成长孩子的“性格养成期”,父母如何做?

其实孩子的性格的培养,父母其实是可以教育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孩子从小的生活环境就是和父母在一起,还有一个就是在学校长大,虽说这个可以说,各分58%,但是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影响,会更加的大一点。

比如说一个家庭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都是说你怎么这么笨,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做的这么好,你怎么这么差?经常如果是用这种批评的口吻来教育孩子的话,那么孩子长大后自卑心就会占据上风,而,做事也会畏畏缩缩的,对待别人也会有一种别样的看法,相反的,如果你在一个非常开明的家庭中长大,父母对你的教育方式都是非常赞赏的,如说你今天写了十个字,他会告诉你,你写的字真棒,然后你今天为爸爸妈妈买了一样东西,他们会告诉你你今天买的东西,爸爸妈妈很开心,这样不断的孩子,得到这种表扬。心里就会非常的开心,并且自信心也会变得强大,对于他以后的生活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说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能够注意的话,那么对孩子性格培养都是有影响的。

儿童心理学性善论-《儿童性格心理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

一般来说,孩子两岁之前是父母说了算的。所以这个时期,如果父母可以教给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孩子在潜意识里就会吸收这样的价值观。这个阶段,父母通过自己的言行和语言引导孩子,塑造孩子的性格。

比如我们想要孩子学会有礼貌,那么在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每次你拿给孩子东西的时候,跟孩子说:你应该跟我说谢谢。当孩子把东西给你的时候,你跟孩子说:谢谢。

当你不小心弄到孩子的时候,跟他说:对不起。如此,不管任何你想教给孩子的,都会在你的言语和行为影响下,孩子把他融入了自己的价值观,然后在他会说话后,这些话自然而然就会是他的习惯。不要觉得孩子还不会说话,没必要,因为从我们二宝来看,就是这样的,他现在两岁,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他都是非常运用娴熟。

再比如其他生活习惯等,也是一样,带着孩子做,一遍又一遍反复做,自然就形成好习惯了。

这就是父母影响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性善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性善论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