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幼儿园教育目标指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幼儿园教育目标指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目标、各个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分解的方法要恰当,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每一学年的教育目标;
第二层次:学期教育目标;
第三层次:一个月或一周的教育目标,也可以是单元活动目标。“单元”可以是主题活动单元,也可以是教材单元。
第四层次:幼儿园一日活动、一个活动或一节课的教育目标。按目标指导范围分——四个层次。第一:指导本园的教育目标;第二:指导一个班级的教育目标;第三:指导不同活动组的教育目标;第四:指导每个个体的教育目标,即根据每个幼儿发展情况确定目标。
帮助3-6岁幼儿养成良好的基本生活习惯,对周围的事物形成基本的认识,学会基本的道德素养,为义务阶段的教育做准备。让幼儿身体与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给家长减轻照顾孩子的压力,促进家庭和谐。
学前教育课程目标是幼儿园课程力图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规程»阐述了幼儿园课程总目标,它是我国教育目的在幼儿园阶段的具体体现.
在课程设计中,目标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它既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也是课程设计的归宿.它既是选择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课程评价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是:
1、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发展小儿的基本动作,进行适当的体格锻炼,增强儿童的抵抗力,提高婴幼儿的健康水平,促进身心正常发展。
3、发展小儿模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语言及认识周围环境事物,使小儿智力得到发展,并获得简单知识。
5、培养小儿的饮食、睡眠、衣着、盥洗、与人交往等各个方面的文明卫生习惯及美学的观念。扩展资料:1、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2、不分年级教育的指导思想的核心是重视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允许超前和落后,使优秀学生和后进生都能获得有效发展。其次,不同年龄儿童混合在一起共同活动,通过社会交往,无论是年龄大的儿童还是年龄小的儿童,都能学到大量知识,并获得社会能力的发展。3、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孩童的大脑进行各种***,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
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可从以两个方面理解学前教育目标:
1、学前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从世界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看,20世纪60年代着重智力开发,70年代强调创造力的培养,80年代重视个性、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儿童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逐渐开始认识到,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2、正确处理各育之间的关系。即处理好体育和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好智育和德育的关系、处理好知识和智力的关系、处理好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
学前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指向于人的身体的发展[_a***_],提高幼儿健康水平学前教育为目的。智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幼儿体育活动、健康教育、卫生保健工作等。
2、智育,指向人的认知发展过程,培养认识兴趣和习惯,发展智力为目的。智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感觉教育、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幼儿园教育目标指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幼儿园教育目标指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2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