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肢体语言家庭教育教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儿童肢体语言家庭教育教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人体的构造教案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工作功能的'不同人体还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
教学准备:、领巾。
教 法:自主、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身体由哪些部位构成
一,歌曲导入
二、出示故事,观察身体内部结构;出示身体构造图
在观察身体内部活动时,我引导说人体的有些组成部分从外形上是看不到的,但却听到,触摸到或感觉得到它的存在。人体内部有那些部分组成?学生根据科学常用的观察丰富确定用看,听,闻,捏,摸的方法,观察身体的内部组成。这时在分组观察并及时记录。通过看学生知道身体内有血管,喉咙,听后知道体内有心脏,有肠子,捏一捏,摸一摸知道体内有骨骼,肌肉,关节。通过运用多种感官不但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还了解了一些隐藏在人体内部的器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也使学生体会到观察对象不同时,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才能达到观察目的。
包括语言沟通、社会情感、身体运动、艺术创造和科学探究。
语言沟通方面,教案可以设计一些语言游戏和交流活动,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社会情感方面,教案可以包括一些情感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身体运动方面,教案可以设计一些体育活动和运动游戏,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和运动协调能力。
艺术创造方面,教案可以包括一些绘画、手工制作和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科学探究方面,教案可以设计一些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通过在这五大领域设计教案,可以全面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知识与技能】
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形成1厘米、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并会选取合适的身体尺去测量。
【过程与方法】
在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时,提升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认识我们的身体》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开始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产生兴趣。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并了解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培养幼儿初步的发散性思维和手口一致的能力。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分清身体器官的位置
活动准备
1、大的身体挂画。2、练习卡彩笔。3、小朋友的照片。
活动过程1、找朋友(教师指图,幼儿用手指指自己身体相应的位置并告知幼儿它们名称)2、点眼睛点鼻子游戏 教师带领这幼儿做游戏要求幼儿迅速准确的指出五官及身体部位3、五官、身体作用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五官、身体部分的作用,要作出相应的动作,如鼻子闻花香。4、眼睛眼睛在哪里? 引导幼儿利用身体五官及动作编儿歌。眼睛眼睛在哪里?眼睛眼睛在这里(手指眼睛)耳朵耳朵在哪里?……5、看照片找五官和身体部位
教学反思1、这节课用的直接导入,小朋友不容易被吸引。如果换成“看看缺什么”。(画些缺少五官的动物,引起小朋友的兴趣)2、那个照片利用的不好,在挂画前出示照片,问小朋友这是什么(指着五官、身体)3、身体的作用这环节可以增强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肢体语言家庭教育教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肢体语言家庭教育教案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27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