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解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解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等
幼儿园的双重任务:1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2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它包括两大部分:教育的一般原则;教育的特殊原则。
简述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意义
意义如下:
1.
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
2.
3.
学前教育及其质量对家庭生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等具有的重要作用。
4.
激发儿童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创造的强烈愿望,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幼儿自身应有的需要和权利。1998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公约指出生存与发展是儿童的基本权利。
《规程》中的第六条也体现了对幼儿发展权利和保护的重视。
(二)幼儿的全面发展应是指幼儿体、智、德、美等几大方面都发展。由于体、智、德、美这几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它们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因此,幼儿园课程要能推动幼儿的这几方面都发展,要进行整体设计。
(三)幼儿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应是幼儿的身心各方面和谐发展。
幼儿的发展除了身体的、认知的、语言的发展,也应有社会性的、情感的、交往的和道德的等方面的发展。
(四)幼儿的全面发展应是指通过教育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设计的活动应符合幼儿的需要,让幼儿充分地活动、主动地活动,力求使幼儿的活动性贯穿于活动发起、进行和结束的全过程中,使幼儿的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且能充分发挥其创造性。
(六)幼儿的全面发展是与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紧密关联的。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时代的召唤和社会的需要,我们的幼儿教育应顺应社会的需要,在幼儿教育现有目标基础上渗透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对3-6岁的儿童实施的教育都是幼儿教育。
凡是对孩子身体、性格、认知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都属于幼儿教育的范畴。
要做好幼儿教育就要把握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发孩子对周围环境、社会、自然的认知和适应能力,在操作过程中要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促进真正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身体健康、潜能开发、对美德认知能力。
具体做到的水平,就和父母的家庭教育、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幼儿教师的水平能力有很大关系了。
幼儿教育要点:关注孩子的变化。孩子在每一个成长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变化,作为孩子成长的其中一个环节,家长们不能随便就断定孩子的表现已经成型,应该多留心观察、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
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幼儿教育的开始,个人觉得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只是从0---3岁这个阶段一般是在家庭内进行,但是这一时间段的教育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经常看到电视上3、4岁的孩子背诗数百首,识字几千个,大家都惊为天人!这个时间好多普通的小孩刚入园而已!
这说明什么?我觉得是从孩子可以感知声音,就已经开始了“潜入式”教育,比如悦耳的幼儿朗诵,幼儿儿歌,幼儿诗朗诵等等。到孩子能开口说话时,加以引导,唤醒以前的“潜意识”[_a***_]!
做好幼儿教育,还需要“精养”,幼儿园待遇需要提高,幼儿分班需要更小单位,最好是6---8人一个空间,集体活动时40人左右合并!这样的好处时,老师可以更好的掌握孩子的各种信息和诉求表达!因材施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解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解释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27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