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儿童心理学奖励惩罚-儿童心理学奖励惩罚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奖励惩罚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奖励惩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心理学惩罚的形式有哪些?
  2. 人格心理学正惩罚负惩罚的区分?
  3. 惩罚教育心理学的解释?
  4. 人的行为是由奖励或强化控制的,这一主张来自哪种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惩罚的形式有哪些?

心理学中的惩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正向惩罚:这种惩罚方式会带来愉悦的体验,如给予奖励、享受美好时光等。

儿童心理学奖励惩罚-儿童心理学奖励惩罚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负面惩罚:这种惩罚方式会带来不愉快或不舒适的体验,如受到批评、遭受拒绝等。

消退:这种惩罚方式是指撤销愉快***以降低行为概率,例如不再给予奖励。

负性强化:这种惩罚方式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来增强行为概率,例如停止厌恶***以增加动物接近食物的行为。

儿童心理学奖励惩罚-儿童心理学奖励惩罚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人格心理学正惩罚负惩罚的区分?

正惩罚是指当儿童出现不适宜的行为时,家长可以施加一个坏的***,给予儿童处罚的一种方法

负惩罚是指儿童出现一个不适宜行为时,去掉一个好的***,即不给予原有的奖励,以减少儿童不适宜行为的出现概率

惩罚教育心理学的解释?

教育学意义上讲,惩罚是通过给与否定或批评等方式对个体集体的不良行为进行惩戒和教育引导过程;从心理学上讲,惩罚是指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或***。

儿童心理学奖励惩罚-儿童心理学奖励惩罚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人的行为是由奖励或强化控制的,这一主张来自哪种心理学理论

这一说法是源自行为主义的金纳的强化理论。

斯金纳有一个经典的实验,他把一只小白鼠关在笼子里面,笼子里面有开关,只要触动它就有食物吃,一开始,小白鼠触碰到开关知识随机的,但随着每次碰到固定的位置就有食物掉下来,很快小白鼠就学会了触动开关的行为。

斯金纳在这个实验中,意识到在行为之后出现的强化的重要作用,认为是强化塑造了固定的行为。

这个理论在我们生活中其实很常见,比如小朋友按时完成作业,我们就奖励他看电视。这就是通过看电视的奖励来强化他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

与强化相对的就是惩罚,就是通过行为之后伴随而来的惩罚来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比如撒谎被发现后被骂,犯了罪后接受法律的惩罚等等。

虽然行为主义被人诟病,过分关注外在行为,而忽略了个体本身的自主性,但不可否认,行为主义在解释一些行为上的确有着真知烁见的一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的这一学派的学者也把认知纳入到其中,发展出了认知行为主义,这又是一段后话了。

这一主张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创始人约翰·华生有句名言表明了这个流派的基本主张“环境决定论”:

他说:“给我一打健康婴儿,形体良好,并让他们在我自己独特的世界里成长,我担保,随便从中挑选一个,就可以把他训练成我可能选择的任何类型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场巨贾、甚至是乞丐和大盗,而不管他的天赋、倾向能力职业和他祖辈的种族是什么?”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控制行为,控制行为的原理是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条件反射,包括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而形成条件反射的手段就是强化和惩罚。

强化的目的是增加期望行为的发生频率,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通过施加某些喜欢的***来增加期望行为的发生,奖励是正强化的主要手段。负强化则是撤销某些厌恶的***来增加期望行为的发生。

惩罚的目的是减少非期望行为的发生频率,可以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是通过施加某些厌恶的***来减少非期望行为发生,比如通过罚站来减少上课说话的行为;负惩罚是撤销某些喜欢的***来来减少非期望行为的发生,比如取消上他看电视的时间来减少他不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

然而这种环境决定论过于理想化,只看到奖励和惩罚对行为的作用却忽视这中手段对心理的影响,比如逆反和个体差异,对有些人是惩罚的***对另外一些人可能是奖励。所以强化和惩罚也要因人而异。

十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奖励惩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奖励惩罚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