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幼儿园规范教育方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幼儿园规范教育方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沙区设计原则
1. 沙区和水区彼此临近,不易分离太远。
2. 沙地位置尽可能选择在向阳背风处,有利于幼儿在玩耍时进行沐浴阳光,并且可以对沙土进行杀菌消毒作用。
3. 幼儿园沙池深约0.3米~0.5米,其大小面积与办园规模相协调。沙池应选用安全细软的天然黄沙或者白沙,禁止工业用沙,并进行定期消毒。沙池应有良好的排水功能。
4. 为了不让沙子流失,应该边缘较高于地面;沙坑的边缘不仅要起到拦沙作用,也要考虑儿童的坐息和跨越,因此不宜太高。
5. 高于地面的沙坑边缘如果是由水泥或瓷砖砌成,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可以对沙坑坚硬的边缘进行软化处理,比如用轮胎堆边或户外木包边。
6. 沙坑还要便于排水,应在底部设排水管道。为了改善沙坑的排水性能,在沙坑底部以大粒砾或焦炭衬底,并设排水沟。
7. 沙坑可以设计成各种形状,常用的有方形、矩形、多边形、圆形、曲线与直线组合形。从使用和美观考虑,直线多形成的交角最好做成圆弧。
1.场地的选址
幼儿园设计室外沙土游乐区应注意其位置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应将位置选在向阳背风处,既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又能给沙土进行日光消毒,如果可以,在炎热地区的沙土游戏场地旁边栽种一些大树,避免过强日晒。
2.场地的相关标准
幼儿园设计沙土游戏场地应严格遵循相关标准。沙地、沙坑的面积一般不宜超过30㎡,深度为0.3m~0.5m,边缘应高出地面以防止沙流失和泥水流入。
3.场地其他注意事项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这是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准则。在此基础上,应该遵循以下准则:
(1)发展性:即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应该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促进作用,使研究对象从中受益。应该做到:研究活动不与日常活动所倡导的的行为规范相违背;不能为儿童的心理造成损伤或情绪焦虑压抑;不能为了显示实验组的效果而剥夺对照组儿童的基本教育环境和条件。
(2)自然性:就是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进行研究。研究的进行尽量不增加老师和幼儿的负担,不影响他们的正常活动,使幼儿表现自然,以获得真实的资料。
(3)适宜性:就是要考虑幼儿的能力水平来设计研究中要求幼儿完成的任务。对幼儿进行测试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应注意通过动手操作来评价幼儿某方面的行为或发展水平。
(4)准确性:研究过程的方案不能随意更改。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搜集信息加以分析。研究过程中应时时控制无关因素的干扰,确保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5)可行性:考虑人员、经费、设备、技术等条件的承受能力时,应该实事求是地选择课题范围。在研究中尽量不打乱幼儿园原有的正常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
幼儿园是应该以学知识为主呢?还是以培养好的习惯为主呢?
公办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知识的传授,公办园不教文化知识,以培养习惯为主,私立园教文化知识,以培养习惯为辅。这两种类别都代表了家长的需求,无论是学费低,争取学位,还是教学质量好,都有看重的家长,因此无论公办园还是私立园都有很多家争相将孩子送去。那到底幼儿园应以什么为主呢?
以培养良好习惯和品质为主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这也不是没有科学根据的,3岁时儿童心理发展最关键的时期,他对儿童性格、品行、智力水平等方面带来重要的影响。若在此阶段对儿童着重培养其习惯和品质,会对儿童将来的社会交往及人际关系等奠定基础,对未来的发展更有利。
以学习知识为辅
3岁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快时期,但受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其智力发展往往达不到当时智力发育的100%,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应适当学习知识,***智力发育。不光如此,幼儿园阶段适当学习知识还能为小学阶段奠定一定基础。很多家长抱怨公办园不教文化知识,孩子上小学后很难跟上节奏,而在幼儿园阶段学习太多知识,会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很多不良习惯,如专注力下降,不爱动脑,过于[_a***_]等。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应以学习知识为辅,适当学习文化知识。
以上,如有不适,尽请指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幼儿园规范教育方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幼儿园规范教育方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29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