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儿童心理学皮亚杰泛灵论-皮亚杰的泛灵论的案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皮亚杰泛灵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皮亚杰泛灵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一个世纪儿童认知发展提出哪些概念对的意义?
  2. 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和能力的发展有哪些?
  3. 前运算阶段幼儿认知特征?
  4. 婴儿有哪些行为我们不理解其实是正常的?

一个世纪儿童认知发展提出哪些概念对的意义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

儿童心理学皮亚杰泛灵论-皮亚杰的泛灵论的案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前运算阶段(2~6、7岁)

这个时期,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以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皮亚杰指出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

儿童心理学皮亚杰泛灵论-皮亚杰的泛灵论的案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和能力的发展有哪些?

幼儿到5岁以后,1、活泼好动

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的动作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增强,喜欢跑、跳、攀、钻等各种活动。游戏内容更加丰富,有一定的情节,游戏中能与他人合作。(这就要求家长要尽量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以满足孩子的这一特点。)

2、辨别是非能力增强

儿童心理学皮亚杰泛灵论-皮亚杰的泛灵论的案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班幼儿能遵守一定的规则,具有初步自我控制的能力,如咬人、***现象比小班时明显减少。中班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还具有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当看见别人的不良现象时,爱向父母老师告状。(这就要求家长一定给孩子具体的道德准则,树立道德榜样,做到帮助孩子分辨是非)

3、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

如果问孩子“4与2相比谁多谁少?”有些孩子摇摇头说不知道,但如果问“4个苹果与2个苹果相比谁多谁少?”则会回答4个苹果多。这是因为4和2这两个数字是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而4个苹果和2个苹果,则变得具体形象了。如果问:“2个苹果加2个苹果是多少?”孩子会说不知道。但是当你问“2个苹果再添上2个苹果是多少时,孩子一定说是4个苹果”。(这就决定了幼儿园的计算课程的特点,不能直接就给孩子上几加几等于几,有家长经常有这样的问题一你们不教加减法吗?我们的回答是教但不是现在。这会儿您明白了吗?因为我们的课程一定要遵循幼儿园不同的心理和年龄发展特征来制定的)

前运算阶段幼儿认知特征?

前运算阶段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第一个阶段,大约在2-7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幼儿具有以下认知特征:

1. 自我中心性:幼儿认为别人的观点和感受与自己相同,难以理解他人的立场和观点。

2. 不可逆性:幼儿无法理解事物的相对性和可逆性,例如他们可能认为一个物体从桌子上掉下来后,就永远不会再回到桌子上。

3. 缺乏逻辑推理能力:幼儿的思维主要依赖于具体的经验和感知,难以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

4. 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发展,但仍受限于词汇量和语法结构,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5. 以表象思维为主:幼儿的思维主要依赖于具体的形象和表象,难以理解和处理抽象概念。

6. 刻板印象:幼儿容易形成刻板印象,对事物进行简单的归类和判断,难以接受新的观点和信息

7. 需要模仿和重复:幼儿喜欢模仿他人的行为和言语,通过重复练习来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

婴儿有哪些行为我们不理解其实是正常的?

我家二宝17个月大了,最近比较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行为有:

1.有段时间闹觉特别厉害!

前几天,连续好几个晚上,睡觉都要我站起来、抱着她、摇晃哄睡!明明她已经很困了,可我一坐下、靠到床上,她立马就开始歇斯底里!我一站起来、继续摇晃,她又很快恢复平静!但,要是我放下她、任她哭泣,她就会发飙、生气、给啥扔啥,我凶她、她闹得更厉害!除非我好言相劝、低姿态,她才愿意重新接受我的哄睡……然而,大半夜站着、抱着一个25-26斤的孩子摇晃,真是累趴!好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也就四五天。

大宝时候也有过这种情况,就是某一段时间,突然睡眠时间减少,睡觉困难,也是费妈费了好几个夜晚。

也是那后来我才知道,孩子在学会走路之后,慢慢就懂得妈妈和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就害怕妈妈离开自己,就有了分离焦虑

所以,换个角度看,孩子哭闹其实正是ta对你的依赖和不舍。面对需要关爱的孩子,费妈几天就费妈几天吧!

2.有特别不讲道理的时候。

这阶段的二宝,只会说几个词语,却能用非常类似的叽里呱啦表达她的各种问题,但她特别想要某物或者我抱时,就不能接受被拒绝,一旦被拒绝,她就歇斯底里,一副“我不听我不听”的样子。

大宝以前好像没有这么执拗,可能是孩子之间的性格不同,也可能是大宝以前看的书多、我教得多,也可能是因为大宝以前出门溜达得多、看得多,所以,大宝没这么不讲道理?

只觉得孩子小一点,皮一点、不讲道理也没关系,那么小懂啥?我觉得小一点、皮一点、不讲道理都没关系,但一旦出现不太妥的情况时,要给ta示范和分享正确的做法,问题就不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皮亚杰泛灵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皮亚杰泛灵论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