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家庭方面 > 正文

社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策略-社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策略研究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社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策略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社区学前儿童家教育策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学前教育学考题,家庭,幼儿园和社区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 家长如何做好幼儿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学考题,家庭,幼儿园和社区教育之间的关系什么

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儿童发展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微观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扩展幼儿生活学习的空间。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它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因此,儿童教育也就必须从儿童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及建立的人际关系出发,协调相关的社会群体的力量,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所不能替代的。只要幼儿园和家庭发挥各自的优势,就能充分利用己有的这些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发展。

社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策略-社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策略研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家长如何做好幼儿的学前教育?

上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离开家,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孩子们会出现离别焦虑

离别焦虑:是指孩子要和亲人分开而产生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离别焦虑是亲子依恋导致的,依恋是指孩子家长或其他主要看护人之间形成的强烈的情感连接。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离别焦虑,这是正常现象

社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策略-社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策略研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孩子突然与父母分开,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导致离别焦虑

依恋关系主要有安全型、抵抗型、回避型等三种

安全性依恋关系的孩子:

社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策略-社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策略研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分别时会有哭闹,但在父母和老师的安慰下会有很大的转变,再次见到家长时也会表现得很开心,这样的孩子,与家长的相处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关心和爱,获得心里的安全感,在与外界接触时会更主动,长大后也容易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

孩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与未来,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二胎家庭逐渐增加,学前教育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优质的学前教育不仅仅是民众关心的问题,也是***不断努力的目标。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将“幼有所育”排在7项民生要求首位。

学前教育一直是教育体系中的短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的关心点逐渐从学前教育的数量转移到学前教育的质量上来,但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还存在管理不够规范、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幼儿中毒、虐童等幼儿园因监管不严产生的问题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要真正实现幼有所育,学前教育是重要一环,要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必须要规范学前教育管理、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目前学前教育的重要程度还未引起真正的重视,学前教育关于人的一生,是接受教育的开端。随着二胎家庭的不断增加,学前教育的需求不断扩大,公立幼儿园的数量远不能满足需求,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大量资本涌入其中,私立幼儿园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但是由于管理不严,幼儿园问题频发。***的公共服务职能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应该在学前教育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要出台优惠政策,支持、鼓励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另一方面对私立幼儿园也要加强监管,双管齐下严管学前教育质量。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一个好的老师至关重要。现在的学前教师群体更多的被视为是“带孩子的保姆”,从事幼师行业的人大多数是职高或大专毕业,文化水平较低,在幼儿教育方面专业素质和能力不足。要提升学前教育教师整体水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加强师资建设,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同时依法保障教师地位和薪酬,鼓励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入学前教育行业。

学前教育是一生学习的开端,办好学前教育,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才能真正实现幼有所育,做到教育从娃娃抓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社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策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社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策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