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华生儿童心理学实验-华生儿童心理学理论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华生儿童心理学实验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华生儿童心理学实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华生育儿法谁提出的?
  2. 华生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过程?
  3. 华生的实验违反了教育什么原则?
  4. 小阿尔伯特因为什么死的?
  5. 华生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

华生育儿法谁提出的?

华生育儿法是美国行为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提出来的“哭声免疫法”,曾经风靡一时,被许多父母奉为育儿圣经。

1920年的时候,在美国已经久负盛名的华生,在一个8个月的婴儿身上做了一个实验,他把婴儿和小狗、小白鼠放在一起,花费两个月建立他们的亲密关系。但是,当婴儿和小动物培养出感情,再想要和小动物接触的时候,华生就制造出可怕的声音。

华生儿童心理学实验-华生儿童心理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华生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过程

华生的观点是,儿童心理发展是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环境的影响,他们会根据这些环境的需求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例如,一个儿童在父母的教育学会分享合作,这种行为习惯会在他与同龄人的互动中不断强化和发展。

因此,华生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步形成的。

华生儿童心理学实验-华生儿童心理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华生的实验违反了教育什么原则

违背了教育性原则(也称道德性原则)。 因为华生让小阿尔伯特形成了***(小白鼠)与反应(恐惧)的联结,以至于小孩子后来对于***泛化了,不只害怕小白鼠,对于所有毛茸茸的东西都感到恐惧,那么显然这个实验没有促进被试的良性发展,没有遵循一个基本的***道德原则,对被试的身心造成了有害的影响,违背了教育性原则。

小阿尔伯特因为什么死的?

小阿尔伯特六岁便夭折了,死亡证明书上写的是“脑积水”,如果他能活到现在应该是个百岁老人

1918年,小阿尔伯特还只是个11个月大的婴儿,他是一家医院里一个护理工的儿子

华生儿童心理学实验-华生儿童心理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也是在1918年,后来被誉为行为主义开山鼻祖的约翰.霍普斯金大学教授华生,想对婴儿进行恐惧可能性的研究。于是,华生和小阿尔伯特相遇了。他们共同完成了心理学历史上最著名,也是最富争议之一的实验——小阿尔伯特实验。

1920年,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做了一个在几十年后“臭名昭著”的实验——小阿尔伯特实验。

他找来了一个9个月大的宝宝,名叫“小阿尔伯特”,刚开始的时候,小阿尔伯特经常会收到华生送给他的礼物,有白鼠、兔子、狗、猴子、有头发和无头发的面具、棉絮、焚烧的报纸等。

结果显示,小阿尔伯特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还用手去摸,显得十分高兴。

一直持续到两个月后,情景出现了巨大的转折!这天,华生又送给了小阿尔伯特一只小白鼠,宝宝一点都不害怕,正当跟小白鼠玩得高兴的时候,突然传来巨大的声响,就像所有小孩儿一样,小阿尔伯***上哇哇大哭起来。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几天,只要小阿尔伯特摸小白鼠,华生和助手就在旁边发出巨大声响,就这样,小阿尔伯特甚至看见小白鼠就哇哇大哭,变得十分恐惧。华生得到这个结论后,十分兴奋,还很快便发表了论文,成为他理论的一个佐证,轰动了世界,后来他也成为了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不要过度关照孩子为核心思想,衍生出了哭声免疫、延迟满足、婴儿独立完整睡眠等。”都是他的杰作。

而他自己的孩子们,长大后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甚至大儿子在30岁的时候就***身亡了。

华生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运用行为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学习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在对动物和人类进行一系列控制较严密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并提出一系列有关学习的原理和规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华生儿童心理学实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华生儿童心理学实验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