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幼儿园教育任务规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幼儿园教育任务规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
《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名词解释:
1952年3月公布。
《规程(草案)》分八章(包括总则、学制设置、领导、教养原则、教养活动项目、入园结业,组织、会议制度、经费、设备、附则),共43条。其中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养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同时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
其主要目标是:(1)培养幼儿基本的卫生习惯、注意其营养、锻炼其体格,保证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2)培养幼儿正确运用感官和语言的基本能力、增进幼儿对于环境的认识,以发展幼儿的智力。
(3)培养幼儿爱国思想、国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友爱、守纪律、有礼貌等优良品质和习惯。(4)培养幼儿爱美的观念和兴趣,增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收三足岁到七足岁的幼儿。
幼儿活动项目有: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不进行识字教育,不举行测验。
这双重工作任务分别是:保育和教育这两个方面。
在幼儿园里面所谓的保育,当然就是指对孩子身心的照顾,需要保护孩子身心安全,进行养育,同时对于幼儿的心理能力也需要进行培养和保护等。而关于教育方面,在幼儿园需要对孩子实施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教育工作,促进孩子能够身心和谐的发展。当然幼儿园孩子比较小,所以作为老师还需要精心的对孩子保育,才能够让孩子健康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必须要做到保教合一。
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
(一)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幼儿园不仅负有教育幼儿的责任,而道且负有为在园幼儿家长服务的任务。幼儿园保护和照顾幼,助于解决家长因工作、学习而子女无人照顾的问题。通过完成这版一任务,幼儿园显示出其他教育机;不可替代的功能,充分体现权出幼儿园的`特殊价值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1、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2、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1951年政务院发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但是,新中国初期的国情决定当时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是承担“托幼事业”功能,而不是作为人力***开发的教育功能。
1952年,教育部颁布的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对幼儿园做出了“双重任务”规定:一是教养幼儿;二是为母亲外出参加生产劳动服务。为了方便父母参加生产劳动,提出“办理寄宿制幼儿园”和“办理季节性幼儿园”,幼儿在园时间“以8-12小时为宜”。
1956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将学前教育事业称为“保教事业”,为社会服务任务更为明确,强调面对更多的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及社会建设工作的需要,托儿所和幼儿园必须要相应的增加。
1***9年的《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特别强调:“办好托幼事业是党和国家关心群众疾苦,调动职工,动员大干社会主义积极性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妇女彻底解放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幼儿园教育任务规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幼儿园教育任务规定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31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