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学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学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儿童心理发展印刻印象劳伦兹提出的。
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学家、动物心理学家、动物行为学家、鸟类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科普读物《所罗门王的指环》,曾获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立者之一。
劳伦兹于1***3年出版的自传体杂文中, 劳伦兹相信父母影响了他,使他获得了这样高的成就, “是父母宽容我对动物的无节制的爱”。
劳伦斯·科尔伯格(1927 —1987)出生于美国富商家庭。是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国际心理学界、教育界很有声望。
(Wilhelm Max Wundt,18321920)于1879年在联邦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才由此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冯特是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现代实验心理学的著名创始人之一。冯特出生在德国巴登的一位牧师家庭里。
早年习医
1856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博士学位。
1857-1874年在该校任教,曾开设生理心理学课程,并出版《生理学原理》。
1875年改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
1879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冯特是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他主张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只能是实验性的自我观察或内省。冯特用这种方法研究了感觉、知觉、注意、联想等过程,提出了统觉学说。还根据内省观察提出了情感三维说。他还主张用民族心理学的方法研究高级心理现象,这对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冯特的哲学思想是混乱的,在身心关系的问题上,他主张精神和肉体是彼此独立的序列和过程,因而陷入了二元论。
冯特心理学体系的形成经经历了三个时期。
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化的思想。他在1800年发表的《方法》一文中说:“我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化。”
在他看来,只有使教学过程与儿童心理的自然发展相一致,才能使儿童的天性和能力得到和谐地发展。反之,如果不和儿童自己对事物的亲身经验有机联系起来,一切教学活动都是没有价值的。
裴斯泰洛齐关于教学心理化的思想和实践探索,开启了19世纪欧洲教育心理化运动,揭示了教学过程科学化的发展方向
是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将儿童性格特征分为五个时期:
婴儿期是信赖--不信赖。此期婴儿的生理需要完全依赖成人及时给予满足。
幼儿期是自主感--羞愧及怀疑。此年龄期饮食、大小便均有一定的依赖性,故此时出现违拗性及语言,以及依赖性行为,二者交替出现。
学龄前期主动--内疚。此期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主动性加强,但当主动行动遭到失败时可产生失望与内疚的心情。
学龄期是勤奋--自卑。此期小孩会发现自己有某些突出成熟的能力,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如果不能发现自己勤奋的潜力,则将产生自卑。
青春期是身份感--身份混淆。当一个人对自己体格、智能、情绪等品质感到满意,有明确的意志与目标,并预知这些品质能得到亲人的认可时,则认为已达到了个人身份的建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学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学家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34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