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幼儿园幼儿教育分享心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幼儿园幼儿教育分享心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生活中大部分的家长在教育孩子要懂得分享的时,也经常用这样的典故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分享。但是有的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零食和玩具与其他小朋友分享,一般2岁左右的孩子会对自己的东西形成一种物权意识,觉得这个东西属于我自己的,不能给别人分享。那么怎样教育小孩子学会分享呢?
1、理性对待孩子的不分享行为:如果孩子处于物权意识敏感期,这个时候孩子对自己的东西都会特别在意,有人碰了自己的东西都会发脾气大哭大闹,因此家长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不要强迫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其他小朋友,分享基于出发点是遵从孩子的“自愿原则”,强迫孩子与他人分享,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讨厌那个小朋友,而且还会把玩具抢回来。
2、孩子有了分享行为之后,家长要及时的予以肯定和表扬:如果孩子做出把自己的食物或者礼物分享给别人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夸奖。因为夸奖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这样做是对的。而且有的孩子也会为了能够得到家长的表扬,从而开始主动地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这就有可能成为一种习惯。
3、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做好榜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父母也乐于将自己的东西分享出来,孩子也会跟着父母学的。比如在路上遇到流浪汉将自己的食物给予对方,并告诉孩子,我们应该帮助有困难的人。
如何让小孩子懂得分享?
大宝虚岁六岁了总是不会分享东西给妹妹和其他的小朋友,妹妹每次有东西都会分享给大宝,一直跟大宝说有东西要分给妹妹一份,或者分给小朋友们,可是他总是不想,多叫几次就哭了。
非常好的一个议题分享:
事实上,我们要学会尊重大宝,当妈妈可以尊重大宝,就是大宝愿意分享就分享,不愿意分享,允许大宝可以保留自己的物权,充分的尊重反而可以让大宝愿意分享,因为大宝对物权的安全感满足后,分享才变得可能……
同时,我们不要拿大宝和妹妹比较,这两个孩子,是不一样的孩子,尽管都是妈妈的孩子,但仍然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学会尊重大宝,引导大宝保护妹妹,而不是一定要大宝把自己心爱的玩具或者东西分享出去的,我们允许大宝拥有自己的物权空间,我们也鼓励妹妹愿意分享就分享,不愿意分享,可以拥有自己的物权空间
当我们强势的或者过多的要求大宝必须要分享自己的物权的时候,大宝会有被剥夺的感觉,这种被剥夺的感觉,会带来我们生气委屈的情绪,难过的感受了……越是不舒服,就越不愿意分享,所以,如果分享是开心的快乐的体验,分享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喜欢分享
所以,这个分享的***里,有两个事情需要我们去关注,一是大宝分享的体验感,是快乐的开心的,还是被剥夺的感觉;二是要注意大宝的物权空间,尊重大宝的物权概念了……
祝福妈妈,带着两个宝宝,会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学习,希望儿童心理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可以帮助到您
首先,不要强制孩子分享,尊重孩子对自己物品的所有权和掌控权,这个很重要。
其次,想要孩子懂得分享,首先得要让孩子得到分享的益处。孩子得到了好处自然会分享,比如,孩子有两个车厘子,另外一个小朋友有两个棒棒糖,你的孩子想吃棒棒糖,就得用车厘子交换,等孩子通过交换获得了更多的好处,就会明白付出分享能得到超出自己拥有的,就学会分享了。
说到“分享”,有没有想过同样的问题问到大人,愿意分享的成年人有多少呢?工作中,有多少成年人害怕被赶超把经验藏好,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那一个;生活中,又有多少成年人说着冠冕堂皇,不痛不痒的话,背地里庆幸没有说漏嘴;又有多少人在分享的包装下为了更大的目的……
当然乐意分享的人也很多,比如在头条每天回答问题进行分享的人[可爱][可爱]
孩子的世界比大人要简单多,我觉得不愿分享,最大的原因源于“恐惧失去”。
第一步,教孩子知道“分享”的概念是基础。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从“是什么”开始,但知道了意思,不代表就能做到。我们成年人又何尝不是“懂得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主题绘本来读一读,而不是一味的说教哦。
第二步,让孩子意识到“分享”之后并不意味着“失去”。我家娃小时候,“分享”前我会跟她说,家里还有很多啊,或者告诉她如果喜欢,没有了可以再买。当孩子觉得给了别人并不意味着是失去的时候,自然不会太在意。
第三步,当孩子有了分享意识,引导他去体验分享快乐。我家娃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因为之前有较好的分享意识,所以对于很多东西都不吝啬。前几天,班级同学过生日,她拿出自己的动物书签送给了过生日的小朋友。另一同学看到了,也想要,于是第二天她又拿了家里仅剩的两个,她问我:“妈妈,我就剩两个了,可是我也想留一个,万一她两个都要怎么办?”我说:“你自己想清楚,如果你也想留一个,你就跟她说清楚只能给她一个。”等放学回来,她很开心地告诉我,两个都送给同学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她很喜欢啊,我接着问:“那你呢?你一个都没有,难过吗?”“我不难过啊,我好开心!”这就是分享之后的快乐体验感。
所以,先不用太过焦虑孩子分不分享这这件事,而是去探究一下不分享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可以分享的东西,在孩子的眼里可能是很珍贵的哦!
更多关注孩子内心世界,引导主动分享体验快乐,而非被动分享导致内心委屈,这才是一个健康的分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幼儿园幼儿教育分享心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幼儿园幼儿教育分享心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34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