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发展成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发展成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般其中1个月以内称为新生儿,1-3岁为幼儿,6、7岁为学龄前儿童,6、7-12岁为小学儿童期,12-17为中学儿童期,小儿是种泛称,12岁以内都可以这么叫的。
10—12岁吧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变化过程划分的时期。通常用年龄表示。划分标准因有关心理发展的理论派别及儿童教育的社会实践条件影响而不同。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前一阶段孕育着后一阶段的某些特点,后一阶段又保留着前一阶段的一些特点。
心理成熟,就是在当下的事情与对未来的意识中,做出正确的平衡和选择的一种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赫威斯特的婚姻关系成熟标准指出:理性地考虑并选择婚姻对象,并开始准备成家过独立的家庭生活。
在行为上能够扮演适当的性别角色。实际点来说,就是用从容和自然的态度,在面对异性时既不太在意对方对自己的看法,也不会矫枉过正地轻视或厌恶对方。
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哈
青春期是个体从生理发育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化时期,是儿童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其主要标志是性发育和性成熟。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我国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异性疏远期
由于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明显分化,性意识开始觉醒,引起心理上的羞涩和不安,出现了男女之间彼此疏远的心理。男女界限分明,怕遭到同***的非议,有的甚至对异性产生反感。这种对异性的疏远,主要是性心理的朦胧感和羞涩感造成的,其实在疏远中潜藏着少男少女对异性的好奇感和神秘感。
异性接近期
青少年开始有***的体验和要求,对性产生好奇心,并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对性的社会角色有了一定的认同,开始逐渐摆脱心理上的封闭状态,对异性由抵触转向好感。由于心理反应不够稳定,男女间的欣赏和爱慕是泛化的,注意目标容易转移,不具有专一性。
女生特别注意打扮,喜欢表现女性所特有的姿态和行为;男生倾向于显示自己的知识、智慧、体魄或运动技巧,表现得争强好胜。
***恋爱期
随着性生理与性心理的成熟、知识面的增加、生活视野的扩大和个性的发展,青年男女对性的评价日趋明朗和稳定,对***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对异性的爱慕和追求趋向专一化,将以往的泛化好感转为专注情感,萌发出爱情。这是男女青年恋爱的开始,也是性意识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1.生理自我——对自己生理状态的认识和体验(出生到3岁)
生理自我(自我中心期),以躯体为基础,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想法解释外界,这是自我意识的原始形态,从个体8个月左右开始到3岁左右成熟。该阶段是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如身高、体重、外貌、性别、年龄等)的认识,以及对身体的健康状况、温饱与饥寒、精神状态等直接的体验。生理自我是与生俱来,并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不断与他人进行交往和学习而逐渐发展成熟的,它让个体得以把自我和非我区别开来,意识到自己的生存是依托于自己的躯体内的,因此,我们只能接受它而不能改变它。
2.生理自我——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和体验(三岁至十三四岁)
生理自我(客观化时期),参与社会化活动,有自我实现的欲望,努力学习,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又称为社会自我阶段。在这个时期,通过儿童的三种活动——游戏、劳动(自我服务性)和学习,使个体逐渐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社会性属性有了认识和掌握,在此基础上,个体建立了初步的角色意识,标志着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
3.社会自我——对自己与所处客观环境关系的认识和体验(青春期-成年,约10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发展成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发展成熟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35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