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学 > 正文

儿童心理学孩子快乐-儿童心理学孩子的心理特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孩子快乐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孩子快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宝宝为什么喜欢模仿?

宝宝什么喜欢模仿

宝宝为什么喜欢模仿,因为他好奇啊,小宝宝刚刚接触新鲜的实物,所以通过模仿来接触和认识这个世界,就像我家小宝一样,他哥哥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刚出生的宝宝,就会模仿,7-8个月的婴儿,已经会模仿简单的发声和动作,例如听到小猫叫,他也会学着“喵喵”;看见电视中有人拍手,他也会拍拍小手。2岁左右的小宝宝就能模仿较复杂的动作,如看到爸爸扫地,他也会拿起扫帚扫一扫;看到妈妈给他洗澡,他也想给玩具小猫、小狗洗个澡。3-4岁的宝宝,由于活动范围大了,眼界扩展了,模仿的内容就更丰富了,如在街上看见商店里卖东西,宝宝也会以游戏方式卖糖果等等。 为什么宝宝更喜欢模仿爸爸、妈妈呢?因为爸爸、妈妈是他最亲近的人,又因为宝宝和爸爸、妈妈接触最密切,也更有利于模仿。 常言说;“身教胜于言教。”爸爸、妈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婴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知识又很浅薄,对成年人的模仿是无选择的,因而父母的言行和榜样的作用,便显挥更重要了。

儿童心理学孩子快乐-儿童心理学孩子的心理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宝宝的动作和语言都是由模仿而开始的,先学会和大人一样说话做事,就需要模仿大人的神态、语言和动作,这样模仿既能满足宝宝玩耍的想法,也能帮助宝宝学习语言和动作,通过模仿学本领是宝宝的一项独有的技能,还能***自身大脑发育。再有就是宝宝喜欢从模仿中找到乐趣,得到开心,这也是做宝宝家长,希望看到的。



因为他们对新事物都很好奇,所以喜欢模仿。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其实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每个父母都应该相信孩子,他们完全有能力理解大人的话。他们不会永远是孩子,即便岁数小他们也是小大人。 每一个孩子有都做大人的欲望。

他们喜欢模仿大人的语气说话,模仿医生给病人看病的样子,喜欢穿大人的衣服和鞋等。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喜欢模仿,而是他们的潜意识里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成为一个大人,希望能够做大人做的事情,他们渴望体验大人的角色如果孩子被允许去做“大人”的事情,他们会非常高兴。 父母应该做的就是及时和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内心,给孩子一些发表意见的机会,就算孩子说的话不是太正确,也不要一概否定,可以引导孩子***用另外一种更好的方式,比如说:“你这样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妈妈(爸爸)觉得有一种方式更好,建议你可以试试”。

儿童心理学孩子快乐-儿童心理学孩子的心理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发展心理学家们发现,出生后仅仅2天至2-3周的新生儿就已经具备了对人类面部表情的模仿能力。比如看到成人张嘴,婴儿也跟着张嘴;看到成人笑了,婴儿也表现出高兴的表情等等。

小婴儿虽然能够做出即时的模仿行为,但是这种模仿能够保持多长时间呢?换句话说,在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后,婴儿还能够记住并且做出之前观察到的他人行为嘛?

为了研究新生儿的这种延迟模仿能力,心理学家进行实验。实验中的主试也成为演技派,需要对着婴儿吐舌头15秒,保持面无表情15秒,两者交替进行。研究结果发现,6周大的婴儿已经能在24小时的延迟后模仿出吐舌头的表情了。这种能力是基于婴儿记忆力的提升和注意力的维持。

儿童心理学孩子快乐-儿童心理学孩子的心理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虽然小宝宝们的能力让人惊叹,但这种模仿能力随着年龄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小婴儿的模仿是相当不准确的,如果你做出弯曲和伸直手指的动作,他们的模仿结果可能是伸开或攥紧整个手掌。实际上,即使是让婴儿准确地模仿最简单的动作,也可能需要进行几天或者数周来练习。刚开始婴儿只能进行动作上的模仿,当发展到两岁时,便能进行社会性行为的模仿,并且可以把行为协调起来,完成一系列的模仿。

总体来说,模仿似乎是婴儿的一种天生的学习手段。通过模仿,婴儿能认识成人的行为,分享成人的情绪状态。所谓身教重于言传就是利用儿童善于观察和模仿的特点培养其良好行为。所以爸爸妈妈们,可以多鼓励孩子去模仿有益的行为,并放慢自己的动作,满足孩子模仿的需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孩子快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孩子快乐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