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特殊儿童心理学要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特殊儿童心理学要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主要有四个内容,即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和家庭保护。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特殊之处即在于他们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
他们从心理上正处于从无知到有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时期,心理上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外界的侵犯;
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权利是指社会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一种权利。
这是因为未成年人在身心发展上相对成年人还不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需要社会和法律的特殊保护。
这种保护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存权和发展权:未成年人有权享受基本的生活条件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包括饮食、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
2. 受教育权:未成年人有权接受义务教育,并且应当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利。
3. 健康权:未成年人有权享受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包括医疗保健、疾病预防、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保障。
4. 安全权:未成年人有权得到安全保护,包括免受虐待、暴力、剥削、歧视等侵害,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救助和保护。
5. 参与权:未成年人有权参与社会事务和表达自己的意见,包括参与决策、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的权利。
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权利的目的是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使他们能够成为有责任感、有创造力、有社会价值的成年人。
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必要的保护措施,确保他们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随着宝宝的出生,他的成长发育简直让父母操碎了心,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育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相信很多父母斗想去了解,也了解过。那么,儿童心理发展主要特征有哪些?
1、不平衡性。宝宝从出生到成熟,不总是匀速发展,发展速度、发展起止时间、到达成熟时期的时间不同,总体来看,儿童整个身心发展呈波浪形推进,出现两个加速期,一个是幼儿期,一个是青春发育期。
2、方向性和序列性。正常情况下儿童的心理发展中的方向性和序列性既不可逆转也不可逾越。
3、差异性。每个宝宝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领域、心理速度、发展水平等方面都有差别。
4、连续性和阶段性。整个心理的发展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依赖于前一阶段的基础,且后一阶段包含了前一阶段的因素,又为下一阶段做准备。
育儿专家特别指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呈螺旋式上升的成长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在宝宝成长过程中,我们父母要做好陪伴和引导,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特征表现为从渐进的量变到跳跃的质变,表现出若干连续的阶段。按照学派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以认知发展作为划分标准,代表人物为皮亚杰。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0-2岁为感知运动阶段,2-6岁为前运算阶段,6-12岁为具体运算阶段,12-15岁为形式运算阶段。
第二,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代表人物为柏曼。柏曼主张以内分泌作为划分的标准,将心理发展分为胸腺期(幼年)、松果腺期(童年)、性腺期(青年)、内分泌全盛期(成年)、内分泌缺乏期(老年)。
第三,按照情欲作为划分标准,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佛洛依德认为,按照力比多主要投放的身体部位,儿童发展可以分为:0-1岁口唇期、1-3岁***期、3-6岁前***期、6-15岁潜伏期,15岁之后为生殖期。
第四,以人格特征为划分标准,代表人物为艾里克森。其将心理发展分为:0-1岁信任对怀疑,1-3岁自主对羞愧,3-5岁主动对内疚,5-12岁勤奋对自卑,12-20岁角色统一对角色混乱,20-24岁亲密对孤独,24-65岁繁殖对停滞,65岁至死亡完善对失望。
第五,以主导活动作为划分标准,代表人物为列昂节夫。他主张以游戏和学习在某个阶段起主导作用的活动来划分:0-1岁是直接的情感交际活动,1-3岁是操作实物的活动,3-7岁是游戏活动,7-11岁是学习活动,11-15岁是社会公益活动,15-17岁是专业的学习活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36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