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实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实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皮亚杰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儿童心理学理论”,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另一位“巨人”,其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不仅是日内瓦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欧洲机能主义的重大发展。它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皮亚杰,瑞士的著名心理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的儿童心理学理论,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
皮亚杰考察重点内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他的建构主义发展观;二是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实证研究法在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上可以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个方法。
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儿童,在一定条件下,圆形的变化做出详细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它们心理活动的特点。
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着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而且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进程中存在着结构特征,同一年龄存在相同的认知结构.也就是说,不同的发展阶段,认知结构是不相同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因此,可以按照认知结构的性质把整个认知发展分为几个按不变的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每一阶段诞生了与上一阶段不同的认知能力,这标志着儿童获得了适应环境的新方式.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皮亚杰认为“阶段”的概念包含三个基本点:
(1)前后阶段的顺序不变,但可以加速或推迟.儿童发展的先后次序固定不变,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 并且所有的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阶段具有普遍性;
(2)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相对稳定的结构决定了儿童行为的一般特点;
(3)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各阶段前后连续,每个阶段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前面阶段的结构是后面阶段结构的先决条件,并为后者所取代.
皮亚杰的理论是以发生学和发展的观点探讨人类认识的个体心理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认为儿童的认识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并且知识的成长与智慧的成长是一个同步的过程。其基本理论要点:
①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所有的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具有普遍性,但发展阶段出现的年龄可因儿童的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的差别而加速或推迟。
②在儿童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都具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决定儿童行为的一般特征。儿童发展到某一阶段就能从事水平相同的各种性质的活动。
③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是在新水平上对前一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的新系统。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强调了儿童认识发展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教育要按照儿童的认知结构(智慧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教法,这些思想对儿童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实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实验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3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