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心理学的转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儿童心理学的转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解放前
在20世纪20年代,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就被介绍到中国。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是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是我国较早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这本书记载了他用日记法对他儿子进行了出生头三年的追踪观察的结果。
儿童心理测验研究引进我国也是较早的。1921年出版了陈鹤琴、廖世承合编的《智力测验法》,对智力测验作了详细的介绍。1924年陆志韦等修订《比纳---西蒙智力测验》。
20世纪30年代,肖孝嵘《实验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孙国华的《初生儿的行为研究》。
(二)解放后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儿童心理学大致经历了五次变迁:
1、恢复改造时期(1949---1958)
学习苏联的阶段,儿童心理学教材多译自苏联的教本。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在儿童心理学中有较大反映。当时也有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的一些探究性研究,如儿童两种信号系统的实验研究、词在儿童概括认识中的作用、儿童方位知觉的实验研究以及入学年龄的研究。对解放前我国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影响很大的美国实用主义者杜威的心理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批判。
2、批判挫折时期(1958---1959)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瑞士)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他认为所有的儿童都会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新的心智能力的出现是每个新阶段到来的标志,而这些新的心智能力使得人们能够以更为复杂的方式来理解世界;虽然不同的儿童以不同的发展速度经历这几个阶段,但是都不可能跳过某一个发展阶段。同一个个体或许能同时进行不同阶段的活动,这明显地表现于一从一个阶段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的转折时期。
最佳发展期基本上等同于发展关键期。第一发展关键期是婴幼儿期。第二发展关键期是
“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因材施教,针对个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概念。”
心理学最佳发展期是由心理学家们总结出来的。
儿童心理发展最佳期是指有机体早期生命中一个很短暂的对某种***特别敏感的时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对之影响很小或无影响。斯波尔丁 1873 年发现刚孵出的小鸡会追随最初见到的能活动的生物,而不管是否同类。奥地利生态学家洛伦兹 1937 年在研究小鸭、小鹅等动物习性中也发现了类似现象,并称之为“印刻”。
奥地利生态学家康罗德·洛伦兹提出。关键期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康罗德·洛伦兹(1937)提出来的。洛伦兹在观察鸟类的自然习性时,发现新孵出的雏鸟,如鸡和鹅,会在出生后的很短时间内学会追逐自己的同类或非同类物种,之后它们将无法再学习这种行为或印刻自己的母亲,而且这个时期很短。所以被称为人类的关键期,又称最佳期、敏感期、临界期、转折期。洛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学家、习性学创始人之一,开始了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对鸟类行为的研究作出了独***献,并提出了动物本能行为的固定行为模式和动物学习的“印记”等概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心理学的转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心理学的转折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38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