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家庭教育书籍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儿童家庭教育书籍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第1本:《赋权型性教育:给孩子好的性教育》
全面介绍中国唯一本土的性教育理论——赋权型性教育理论,性教育专业人士的入门指导。
第2本:《家庭性教育16讲》
家长关心的性教育问题,通俗的实战指导。
很多讲师将此书烂熟于心,便可以开设“家长工作坊”,给家长讲性教育了。
第3-5本:
作者:简·尼尔森,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
推荐理由:
养孩子是人生头等大事,可是要怎么教育孩子既管用又不会伤害到他呢?
那就不得不说到《正面管教》这本书了,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孩子也不骄纵孩子的管教方法。
本书用阿德勒心理学原理来解释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并提出一个新的理念“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这是因为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有其错误的观念和行为目的,但孩子意识不到,需要大人去识别才能帮助孩子改变。
本书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关注问题的解决,孩子在整个过程中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2.《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最近一直在看《捕捉儿童敏感期》,挺好的
很多细节都可以跟自己孩子对号入座,之前不明白的情节就可以迎刃而解啦。
看这本书,更多关注自己孩子的变化,其他年龄段暂时可以放一放
虽然说开卷有益,但也不能总是依赖书本。特别是育儿方面,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绝对不是1+1=2的知识积累,而是实践出真知的知识积累。过分依赖育儿书,会让父母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而忽略了孩子的亮点。
生了老二以后,为了更科学育儿,我买了几本相关的书参考,经过比较,推荐孙瑞雪的三本书《捕捉儿童敏感期》《爱和自由》《完整的成长》。
孙瑞雪是何方神圣呢?
孙瑞雪是中国现在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我们平时说的“儿童敏感期”就是她提出的,有独特而且实用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她的三本书我都看过了,真的受益很多,通过书里的介绍和解释,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习惯和心理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尤其对她说的“敏感期”十分认同。
比如,孩子三个月开始就总是吃手,口水流的到处都是,而且抓着什么都往嘴里放,我怕他会得病,经常去阻止他。后来看到书上对“口欲期”的介绍,马上就明白原来这是幼儿必经的一个敏感期,我需要做的是照看好并且不阻止,后来孩子大概六个月大时,他就真的不吃手了,看来是敏感期过去了。
另外两本书也讲述了很多育儿的经验和方法,这里就不赘述了,下面有两张照片是从书里拍的,供你参考一下,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买来仔细读一读,相信会为你育儿路上提供很多指导性建议。
这方面的好书太多了,并且也有很多层次上的不同,不宜具体推荐。但却可以有一个选择的框架:
1、教育经典名著,包括国内和国外;
2、教育基本原则与规律方面(心理、生理等);
3、教育方法方面;
4、教育技术方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家庭教育书籍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家庭教育书籍有哪些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mbpp.com/post/39447.html